体,对抗某些势力。
他们相信凭借李瑄的威望,哪怕非相,也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罢了!圣人讨厌不安定,别自讨苦吃。”
李瑄否认颜真卿,他准备开始下一步计划。
“但常平新法一定要保全,就怕地方上得寸进尺,不肯罢休。”
李瑄又话锋一转说道。
他本来就没打算实施考成法和一条鞭法。
只不过虚晃一枪,成功激起地方的愤怒。
“地方官吏豪强短视且贪婪,他们一定会得寸进尺。”
李岘笃定说道。
现在粮食被大族和豪强控制,他们见如此轻易就让李瑄罢相,说不定会想着废除常平新法,也好让他们兼并土地。
甚至,逼迫李隆基处死李瑄!
“此不必多虑!他们这样威胁圣人,绝对自寻死路。因为圣人已经退一步,不会允许地方上得寸进尺。”
裴遵庆开口向众人说道。
杀死李瑄?
那还得了!
李瑄是什么身份?
屈指可数的大诗人!
填词开创者!
宗室,天水王!
征服吐蕃的名将,大唐的定海神针!
在民间威望无人能及,哪怕是在文人中也素有声望。
这样的威名,只有一条能杀李瑄。
谋反罪!
但李瑄是李隆基都认为的忠臣,而且李隆基最反感得寸进尺。
“我相信诸位大有可为!”
边走边聊,李瑄与大臣们同行出兴庆门后,向他们说了一声后,上自己的马车。
“去长乐坊酒肆!”
罢相的人,哪能淡定平静呢。
哪怕李瑄心中平静,也不能让李隆基知道。
隔着一墙,李瑄没有回天水王府,而是到长安最著名的长乐坊,同时,他派人宴请吴道子、杜甫、岑参、崔颢、颜真卿一起来喝酒。
王维在为母守丧,王昌龄在上洛郡当太守。
吴道子还带着他的朋友,大书法家张旭而来。
他们选择长乐坊的明月酒肆。
这个酒肆虽然不是长乐坊最大,最豪华的,但却颇有名气。李白在长安时时常来这里,并在此酒肆写下《长相思》,故而扬名。
今日李瑄携友到来,让明月酒肆蓬荜生辉。
李瑄执宰的时候,长安各方各面,都变得不一样,连不可一世的权贵,都关闭门户,不敢欺凌人。
在百姓心中,李瑄是周公那样的贤明圣哲。
管店博士将李瑄请到最好的位置,呈上珍藏多好的美酒。
希望小相公今日能尽情尽兴。
今日以后,明月酒肆必日进斗金。
“我早就听说过先生的名声,可惜在这个时候见到你。”
李瑄感慨地说道。认为罢相的时候见“草圣”张旭,有些大煞风景。
“天水王的大名我如雷贯耳,相见恨晚呐!”
张旭一直定居在洛阳,现来长安游玩。
他刚得知李瑄罢相的消息,唏嘘不已。
他读过李瑄的诗词,李瑄的《水调歌头》,他不知用草书写了多少次。
“今日醉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先生笔走龙蛇的狂逸。”
李瑄笑着说道,不失洒脱。
“那就要看天水王的诗了。”
诗人相会,一般是要写诗的,张旭想目睹李瑄的诗名。
“哈哈,由兴而发,我尽力而为。今日我们喝酒,不许讨论政事。”
李瑄笑了一声,然后向众人提醒。
别因为他罢相,说一些不符合时宜的政事。
杜甫、岑参等人心知肚明,以为李瑄要一醉解千愁。
于是,他们谈天说地,诗词歌赋,都有涉及。
他们提到公孙大娘的时候,杜甫和张旭来了兴趣。
张旭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