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奚珣话刚出来的时候,他就觉得不对劲。
不应该拿女子学医说事。
达奚珣不敢得罪李林甫,不知该怎么回答,再次哑口无言。
好在工部尚书陈希烈站出来说道:“启奏陛下,李相欲建济生堂。其花费估计高于慈幼堂的十数倍,当前大唐执行新法、迁民、慈幼堂,未有钱财去折腾济生堂。”
“陈尚书此言差矣。古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既是创立济生堂,第一阶段就要花费十年以上时间培养医师。也就是说,十年之内,济生堂无法布置郡县,大唐国力蒸蒸日上,难道还养不起济生堂千百人吗?更何况,济生堂在学医期间,可以多救助长安的病人。”
“今日我们辅佐陛下建立济生堂,是功盖千秋的事情。我个人出两千两黄金,使济生堂前几年不用耗费国库。”
李瑄直接大手一挥,豪资两千两黄金,建立济生堂。
他要的,就是济生堂的模式,要让朝廷为济生堂加衔。
最少十来年内,才能培养第一批合格的医师。
李瑄要未雨绸缪。
两千两黄金远远不够造反,但绝对能为他带来巨大的声望。
因为这钱不是收买军心,在文武百官眼里,这些都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谁知道十年后济生堂要搞成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