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大唐天将军>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与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与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4 / 5)

杜甫认为李瑄客套话。

“高达夫向我提到过杜子美。那‘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壮丽,我一直记得,现终于在长安见到你了。”

李瑄笑着向杜甫回答道。

他确实与高适聊过杜甫,也从高适口中得知《望岳》,这种简劲又抱负不凡的诗句,不论何时,都是令人称颂的。

“诗篇能流传到天水王耳中,杜甫三生有幸。”

杜甫见李瑄早就知道他,心中有一种被认可的感觉。

他一直崇敬李瑄的行为和诗歌,梦寐以求与李瑄会面。

现李瑄的突然出现,就如在杜甫梦中一般,差点让他跳起来。

杜甫与李白“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时候,李白没少提起李瑄。

在李白眼中,李瑄虽是权贵,却又是鹤立鸡群的权贵。

从言行上,照应一个人的内在。

杜甫立刻邀请李瑄在一个座位上坐下,王维也坐在一旁。

文人士子都感叹杜甫此次制科有望了。

今夜与李瑄相坐而谈的消息传出,杜甫会在长安有一些名气。

这对初来长安的杜甫很重要。

“子美入长安,可是参加科举啊!”

李瑄坐下后,向杜甫问道。

“不才报名制科。”

杜甫向李瑄回答道。

制科虽然是皇帝下诏,但天生就比进士科矮了一头。

制科对精通声律的杜甫来说,又是最容易的考试。

杜甫已经结婚,他父亲留下的家资已经用得七七八八,为了不让爱妻受苦,他选择最容易的考试。

先获得一个官职,养家糊口。

“制科挺好,以子美的才华,挑选诗文,拿下轻而易举。”

李瑄对杜甫勉励道。

此次制科为“通一艺者”可参加,除了白身报名以外,还有一批小官为在李隆基面前露脸,也报名参加制科。

这是进士科的不同之处。

通一艺者,就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可以选择诗、赋、算数、策略、经文、统筹、法典等等,甚至字写的好,也是一技之长。

杜甫选择考诗文,几乎手拿把攥。能成为诗人,除了后天的努力外,天资必然是万中无一,否则也不能和天才李白齐名。

李瑄乍一看,根本想不出杜甫落第的可行性。

“待我及第,也想如达夫那样,为天水王献策。”

杜甫趁机向李瑄表达心迹。

杜甫和李瑄没有利益冲突,而且杜甫一直为国家百姓考虑。

他认为李瑄改革男女婚期,有理有据。

即便有许多文人士子觉得不合理,但杜甫是李瑄坚定的支持者。

“制科不足两个月就会开始,我等待子美的好消息。”

李瑄同意杜甫的请求。

哪怕杜甫不及第,李瑄也会纳其为属吏。

因为这几年,杜甫跟着他不会有好果子吃。

“谢天水王。”

杜甫很开心,心想着他和高适一样,遇到了伯乐,还是同一人。

今后一定辅佐李瑄,完成革新,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

杜甫是一个标准的儒家,奉儒守官,但他有自己的苍生理念。他绝望的时候,把圣人孔子和贼寇盗跖混为一谈。

说明他能突破自己!

“我相信子美,能谨记忠恕之道,完成大道为公。”

李瑄向杜甫说道。

自古圣人以忠恕一以贯之,忠乃尽忠待人,恕乃推己及人。

身怀这种品质的人,十分少见。

“不瞒天水王,这也是我的心愿!”

杜甫真诚地说道。

大道为公和再使风俗淳的理念,是十分接近的。

“那我们就是像是俞伯牙与钟子期一样相遇,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李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