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大唐天将军> 第二百五十三章 朝堂的争辩,再兼三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三章 朝堂的争辩,再兼三使(3 / 5)

子,对身体的摧残有目共睹。诸位扪心自问,是否十八岁以上的女子生子更容易存活下来?”

李瑄知道大臣们是什么德行,最后还特意加一句。

许多大臣们心中不断咒骂李瑄。

他们家中大多数都有十几岁的小妾。

不能在十八岁以下生育,岂不是十八岁以下行房事都不允许?

李瑄虽然地位高,但也不能欺人太甚,骑在脸上输出。

这小子要拜相,朝堂永无宁日。

但第一条,还真没有办法让人反驳,因为一直有传“再嫁妇生儿女好养活”。

不过强词夺理的人一直不缺乏,一名大臣出列反驳李瑄:“国家的强大与繁盛,在于人口数量。当今制度下,大唐人口正迅速上升,以往的帝王也是如此,这有什么问题呢?”

“伱竟然敢拿古代的皇帝和当今圣人比?天地虽广,不如圣人胸怀宽阔;大海之深,不如圣人言行德厚。圣人要一蔽前缺,立百世法,流方万古。”

“女子十八岁以下,体骨未发育完全。母子同难的概率增大,你想让你的女儿也如此吗?你还有仁慈可言吗?”

“你就这么笃定女子十八岁以上结婚,国家的人口会增长缓慢吗?”

怼人李瑄从来不怕。

但李瑄怼人的时候,不忘拍李隆基马屁。

李隆基听得很舒服,反正他也不会再临幸十八岁以下的嫔妃。

如果能将此事宜改革,确实是流方万古的德政。

“天水王,你既然提出问题,想必也有解决的方法。如弃婴问题该如何解决?”

一名大臣出列向李瑄质问。

“在郡县设立官办慈幼堂,专门抚养被遗弃的婴儿。”

李瑄不假思索地说道。

大唐没有官办的孤儿院,只一些救治老弱病残的机构,但非常稀少。

倒是很大一部分婴儿,被寺庙收养。

有的百姓捡起婴儿,多会送到寺庙中。

但这个时候的寺庙可不是后世的寺庙,富得流油。

能接受的婴儿总是有极限的。

“弃婴中许多都是带病,以及耳聋失明,甚至长大也不可行走。许多遗弃是因为如此。”

此大臣又说道。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只要出生在大唐的土地上,就是大唐的子民。出生残缺,已是不幸,如果将其抚养成人,不就是《史记》上说的仁者无敌,德者无疆吗?”

“尧舜治国,不过是让人吃饱穿暖;汉文帝善待百姓,但许多百姓的忧乐还欠缺一些。圣人得太上老君的指示,改元天宝。是让天宝更盛于开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设立慈幼堂,难道不是进步吗?”

“如果你鄙视残缺的人,我们边军每一大战,都有百计、千计的残缺者,难道他们不可怜吗?”

“汉代是察举制,魏晋是九品中正制,我朝是开科取士。历史是不断向前进,有的事情,大唐不是不能做,而是利益纠缠之下不想做。”

“不过我相信没有人会拒绝收养婴儿的慈幼堂,只有禽兽会拒绝,”

李瑄声情并茂的同时,还不忘对反讽一声。

看看谁会阻止建立慈幼堂。

“啪啪啪……”

礼部尚书席豫以笏击掌。

尽管席豫已经很老迈,但他因李瑄的话动容。

席豫是诗人中罕见能做到正三品大吏的人。

席豫做官清廉耿直,没有什么奢欲,做事不为权势所动摇。

连李隆基都称赞席豫是“诗人之冠冕”,不过那是在开元初期……

随即,李瑄的兄弟、僚属、亲近的大臣,认可李瑄的大臣先后击笏。

因为他们没有资格带头击笏,即便认同李瑄的说完,没有一个有威望的大臣带头,他们只能干瞪眼。

稀稀疏疏的以笏击掌声在朝堂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