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白在开元中后期,频频干谒王公,向一些官吏说出他不喜欢说的话,还接连向李隆基献赋,然而依旧得不到重视。
但李白在追求在精神上自由的同时,执着于政治上的一鸣惊人。纵然屡屡碰壁,他依然未放弃自己的政治抱负。
真正让李白闻名的是天宝元年。
他的好友道士吴筠奉诏入宫,当面向李隆基推荐李白的诗名。
贺知章和玉真公主又联名推荐,李白终被李隆基所知,任命为翰林待诏。
李隆基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这让李白一时名声大噪。
但他带来的冲击力,依然比不上二十年多前就已经名动长安,又是太原王氏出身的文坛领袖王维。
整个天宝年间,都是李白沉淀的过程,每过一载,李白的名声,就提高一分。
在安史之乱后,虽然皇帝还是王维的崇拜者,但民间文人心中,李白已经不下于王维。
等李白死后,他留下的浪漫发酵,他雄奇飘逸,变化莫测的诗风,让无数文人追捧。
不下百年,长安有传:盛唐有三绝,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