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不少知名学者,也都收到了徐源的邮件。
邀请他们对最新学术成果,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过程进行证伪。
希望他们能找到错误的地方。
因为不少人都和徐源有过交集,在邮件上往来信息交流数学理论。
面对徐源发布的这样一个挑战,对于数学家来说肯定不会拒绝,毕竟在尝试证伪的过程中,自身的思维和水平也会有所提升。
而这也恰恰是徐源希望看到的,只要没人能够证伪便说明结论是成立的。
利加尼福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教授办公室。
此刻陶哲轩正坐在办公桌电脑旁,如果仔细查看的话则会发现,屏幕上的画面正是数学学报官网。
“还真是一次比一次令人惊喜啊,连数论领域的终极问题哥德巴赫猜想都解决了吗?”
想到自己刚才收到的邮件内容,陶哲轩整个人的心情五味杂陈。
说起来自从国际数学家大会结束,他和徐源的交流便基本断开。
连邮件都没有几封。
甚至整个数学界都没了徐源的消息。
本来这让他不免有些担心,怀疑徐源是不是想像佩雷尔曼那样要淡出数学界,结果他刚准备主动联系询问下情况。
就被徐源给狠狠刺激到了。
对方竟直接发表了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论文,并且面向整个数学界宣布,数论领域的终极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已经解决。
回想起自己当初研究孪生素数猜想,然后就被告知徐源和张益唐将孪生素数证明到小于46素数对,使得他没有办法将数值进一步缩小。
可以说是相当于断绝了对孪生素数的后续研究,毕竟没有任何性价比。
如此数论领域便就还剩下哥德巴赫猜想。
原本他在拿到菲尔兹奖后,也想尝试对哥德巴赫猜想进一步研究。
尝试能否接着陈景润的1+证明,将结论推进到1+1彻底完成证明。
甚至在徐源宣布要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时,他心里还非常高兴,想着刚好能和徐源真正竞争较量一下,看看谁能最先做出研究成果。
不过在真正尝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过程中,他也感觉到了其中的困难。
根本没有思路方法,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直到最近这段时间,他才算通过对筛法改进,有了初步的研究方向。
结果他还没来得及为自己的进展高兴,就得到了徐源已经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消息。
差不多独自恢复了好一会,才算让情绪平静下来。
尽管很不愿意承认再次被徐源抢先,可面对徐源的天赋和在数论领域的成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看来下一届的菲尔兹数学奖,肯定非他莫属了。”
想到自己三十多岁获得菲尔兹奖,已经能称得上数学界难得的天才。
但若徐源真的成功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那便是二十多岁的菲尔兹奖得主,这种成就已然打破了菲尔兹数学奖的记录。
而这时同样坐在办公室内的同事巴格夫,听到陶哲轩的话则颇为疑惑。
随即主动询问道:“现在就说他能获得菲尔兹奖是不是太过笃定了,眼下学界可是有不少人提出质疑,认为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结论不成立。”
他本人对于徐源这样的数学天才,自然是比较崇拜敬佩的。
尤其经过上次国际数学家大会,看到徐源现场又证明了微分几何奇异性后,对徐源的印象又提高了很多。
可面对哥德巴赫猜想的问题难度,以及徐源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证明。
确实会让人对结论有所怀疑。
加上眼下数学界提出质疑的声音不少,徐源还选择在不知名的数学期刊上发表,以至于他也有些困惑。
无法确定哥德巴赫猜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