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去马家庄?”
国字脸,长相粗犷,穿着麻布衣的马山诧异地问道。
“怎么?方向不对吗?”
书生皱眉看向了马山。
“方向倒是没错,不过我劝你最好不要去。”
马山真诚地说道。
“为何?”
书生不解。
“现如今马家庄闹鬼,你这个时间点去,怕是会厄运缠身,有血光之灾。”
被书生这一耽搁,轿子里的老婆婆顿时不耐烦了。
“你们在作甚?到底还走不走了?”
老婆婆拉开轿子的遮帘,一脸不耐烦地看向马山和书生。
“大山,你跟他说这么多作甚,他想去就让他去,是死是活与你何干。”
马程没好气地说道。
这马山就是太老实,典型的老好人,吃力还不讨好。
“走,现在就走。”
说着马山对书生使了个眼色,随后从书生眼前走过。
马山的意思书生看明白了,就是让他赶紧走,不要去马家庄。
看着几人消失的背影,书生脸上露出了一抹莫名的微笑,“这下有意思了!”
说着书生迈步向前,跟了上去。
看到老婆婆的一瞬间,他就明白,这群人就是马家庄的人。
这位书生不是别人,正是从泰山之巅,一路向北而行的苏一臣。
圣灵书院在大宋王朝的京都,位置大概相当于穿越前的帝都北京,与华夏历史上大宋都城的地理位置不同。
从泰山到京都,凤溪镇是必经之路,两日前苏一臣刚到凤溪镇,就听说了马家庄的怪事。
犹豫一番之后,他还是决定去看看,正好他也不赶时间。
初春的阳光温暖而不炽烈,透过斑驳的树叶映照在苏一臣的脸颊上,宛若一双温柔的大手,抚摸着脸庞,温暖而舒适。
走在山间小路上,看着泛着新绿的枝叶,苏一臣心情大好,不急不缓得跟在马山等人身后。
走过弯弯绕绕的山路,一座小村庄映入眼帘,马山等人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
“妈的,可算是快到了。”
抬轿子的村夫忍不住抱怨道。
这老婆婆看似苍老、羸弱,整个人缩成一团,却一点也不轻,让他们四个汉子都累得不轻。
尤其一路走的都还是山路,就更累了。
“大家加油,再坚持片刻就到了。”
马山在一旁给大家加油打气。
“希望这一次老婆婆能给点力,不然真对不起咱们的来回折腾。”
马程叹了一口气。
老婆婆年事已高,走不了山路,所以他们才用八抬大轿将她请了进来。
“哎,只希望能快点结束。”
马山顶着黑眼圈说道。
其实不只是他,整个马家庄的人都是如此,连续的日夜颠倒,让众人面色暗沉蜡黄。
说着几人步履不停,继续朝着山脚的马家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