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李儒再次前来呈上此次操办婚事的开支清单和聘礼。
董应天接过清单,查看了起来,看完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光是婚事宴席开支,李儒给出预支,需白银五万两。
聘礼,钱不计其中,光白银就十万两,黄金万两,其余珠宝玩物零散一千余件,可谓奢侈至极。
“岳父大人,在下还在东市,西市各安排了酒宴千席,连设三日,用来招待寻常宾客,如何?”
见董应天对聘礼和开支清单没有意见,李儒补充道。
“嗯,可以,文忧考虑周到。”董应天回道。
他好歹是权倾天下的人,如此声张的喜事,光丞相府和蔡府肯定不能招待所有的客人。
那些一般人,又给得起喜钱的,也不能冷落了。
“这样,再在四处城门外市中各设一赠粥点,每日施粥五个时辰,每连放十日,,也让全城百姓参与参与。”
“另外所有在京士卒皆赐酒一壶,所有士卒无论在京还是在外皆发三日军饷,以做同庆。”
董应天想了想,说道。
“岳父大气,如此一来,全城百姓都会感恩岳父大德啊。”
李儒摸着胡须,对此事完全赞同。
“嗯,此举虽是喜事,然全城的安全秩序不可乱,敢有趁机做乱者立即擒拿,明白?”
“小婿早已通知了几位护城将军,让他们严加管控维持秩序,事不宜迟,那小婿这就前往蔡府下聘了。”
见董应天再无吩咐,李儒告辞离去。
这些钱财看起来很多,不过对于他来说还是能够接受。
而且这事也不是纯亏的,这些天丞相府陆陆续续收到的贺礼物品,价值就不下十万两白银了,后续还有很多世家大族还没有来贺。
也可能是贾诩这些天的风行雷厉,那些没有牵连其中的豪绅士族们出手格外阔绰。
没多时,一条披红挂彩的马车长队在长安街道上浩浩荡荡的行走着。
这批聘礼光是马车就征用一百余辆,浩浩荡荡行在街道上,惹得众多民众纷纷围观议论。
两个时辰后,庞大的车队终于抵达蔡府。
得到消息的蔡邕早已在府外等候。
李儒与蔡邕也是早就相识,两人简单寒暄一番便进入府中。
“董相如此重礼,老夫谢过了。”
蔡邕接过李儒的聘礼单看完,饶是他见过世面,也没想到董应天能下如此重聘,对与最心爱的女儿出嫁忐忑的心情微微放松。
能下如此重礼,说明是真的看重他女儿和他蔡府。
“哈哈,蔡大人不必如此,丞相向来出手阔绰,加之极为喜爱令女,这几日常常与我夸赞令女啊。”李儒笑道。
听得李儒如此说法,蔡邕心中又好受了些。
“那,令女今在何处啊?”李儒问道。
“就在府中,文忧还有何事?”蔡邕疑惑的看着李儒。
李儒托了托手中的金鸾盒道,“此物乃丞相费尽心力所得,特意吩咐亲自交与令女手中方可。”
蔡邕这才看向他手中金鸾盒,其实他一早就看到了,光是这个盒子就能看出不凡。
不过李儒一直没有给他的意思,他作为主人家也不好开口要,听得李儒这样说,这才明白过来。
立马吩咐下人去叫女儿前来。
没一会,蔡文姬就在下人的带领下来到客堂。
初见蔡氏之女,李儒便明白了岳父为什么肯下如此重礼了,确实值。
“见过父亲,李儒大人!”
蔡文姬微微欠身行礼。
“欸,欸,蔡小姐折煞在下,你即将为丞相夫人,在下安敢受此大礼!”
李儒连连摆手,躲过这一礼,随后直接将手中的金鸾盒递出,他怕再给他行礼道谢啥的。
“此为丞相所托魁宝,乃丞相费心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