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围甲联赛主场拥有选择黑白棋的权利,所有主场都将主将安排在第二台,因为第二台主场一方执白棋。
这已经成了“围甲定式”。
之所以如此,原因只有一个:棋界都认为执白一方有利。
但以如今围棋的技术,最为流行的中国流、三连星、小林流、迷你中国流等布局,都更有利于黑棋充分发挥子力优势。
集中优势兵力作战,非常容易在前半盘即取得局面上的优势。
所以执黑优势极大。
更别提,小林光一就是当今流行的“小林流”首创者。
这就更加凶险。
“下了、下了。”
棋迷们人头攒动。
哒!
伴随着一声清脆的金石之声,棋子罗盘。
小林光一,第十七列,第十六行。
“标志性的错小目开局。”
聂卫平开口给江弦讲解,“小林光一最喜欢的下法,之前赢邵震中,也是这样的开局。”
这种错小目开局,是在60年代盛极一时下法,也正与“小林流”的基本思路相符合。
所谓“小林流”的基本思路便是:实地第一,不管棋型是否好,只要达到目的,在领先的时候迅速定型缩小棋盘,冒险的棋不走,保证胜利。
曹大元九段的白棋也马上予以手段。
“第四列,第十六行,星。”
“第三列,第三行,三三。”
小林光一执黑先行,以他标志性的“实地优先”策略展开,迅速抢占角地并构建厚势。
江弦看了一眼,棋局渐渐形成错小目开局中最经典的常见定式。
哪怕有几手变化,也都比较常见。
嗯,公式下法。
“两边下的都很稳健啊。”
“这俩人风格都是这样,敦实稳重,这场面估计得等到中盘才能打破平衡。”
也正如聂卫平所说。
曹大元虽然以灵活的白棋应对,并试图通过外势扩张形成对抗。
但小林光一布局风格紧凑而高效,每一步都紧扣实地争夺,以其超一流的控盘能力,使得场面向着他想要的方向走去。
棋至三十六手,曹大元九段白棋在左下角拆二。
“红豆泥?”
江弦听到一旁的几名日本人庆贺起来。
聂卫平注意到他的目光,给他介绍说,“那是日本的棋手藤泽秀行和加藤正夫。”
藤泽秀行是日本队的主将,有着“棋圣”之头衔。
加藤正夫则是日本队的副将,同样拥有“十段”之名,还有着“王座”之头衔。
“他们高兴啥呢?”
“应该是觉得曹大元这一手拆二,让右边局部的白棋落入了低位。”
江弦瞄了一眼棋盘,按现在的棋看白已经亏了不少,贴目还亏一个。
第453章 小林光一
现场的棋迷们也都有发觉。
“已经亏了啊!”
“不能这么下下去了。”
“唉,要是曹大元执黑的话,说不定局势能晴朗不少。”
“这一手,我想他应该是为了限制黑棋下方的发展。”江弦盯着棋盘喃喃说了一句,“不过这时候已经有点来不及了。”
聂卫平瞥他一眼,有些惊讶。
然而棋盘上,形势的落后比想象中来的更快。
第38手,曹大元紧接上一手,直接下出一手勺子:
第五列,第十二行,超大飞。
“坏了。”聂卫平双拳攥紧。
只见棋盘上,小林光一第39手的黑棋往右下角一跳。
这一手,曹大元显然是有自己的想法和算计。
然而小林光一不入圈套,根本不应,也就让曹大元这一手成了勺子。
日本棋院那边又是一阵欢呼振奋。
中国棋院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