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的勾当,他占了后九天的山头,成为陕北地面一个尽人皆知的侠义客。
话分两头,话说小西北王孤身一人到陕北高原体察民情考察社会。
结果水土不耐酷寒,病倒在黑大头家的门前,黑大头问明情况后将他接到家中,精心照顾,和小西北王有了交集。
后来26年,小西北王和军阀刘振华在西安城血战,黑大头带领人马前去助战,立下累累战功,队伍因此被收编为果军,他被委以营长职位。
27年,果g反目,黑大头不满果军种种行径,不愿助纣为虐,遂带领人马回到陕北后九天,继续做他的山大王。
后来为了提高队伍的战斗力,他带着十个人冒险前去丹州城,以两驮子银元为代价换取二十支钢枪,结果被果军特派大员设计给害死。
真是如梁山好汉一样,自己洁身自好,却因世道炎凉、命运捉弄,无奈落草为寇,一生行侠仗义,颇受百姓敬仰,却遭小人算计,落得个惨死结局。
“唉,时也命也。”
张艺谋感叹一声,随后津津有味的继续往后面看。
肖华一肚子气,侧躺向着背对张艺谋的那边,也不知过了多久,她被拍醒。
迷迷糊糊,看到张艺谋一脸着急的看着她。
肖华心中一喜,知道这是要做那事儿,却又故意绷着脸。
“咋了?”
“快、快。”
“哼,早干嘛去了,这会跟我急。”
肖华半坐起来,自顾自脱起上衣。
张艺谋却一把握住她的手腕。
“脱衣裳干啥?后面呢?后半本呢?”
这册《延河》只有一半,从中间撕开来,张艺谋手上的就只有个前半册,后面那一半竟然不知去向。
“张艺谋,你是不是男人?!”肖华气急,“后一半丽丽拿着看呢,你去找她要去,你别来找我!”
“哎呦,怎么在她那。”
张艺谋面露苦涩。
这会儿他算是提前体会了一把发小们说的那个心情。
肖华裹着被子捂着脸哭成泪人。
张艺谋却丝毫不关心,披着件衣服躺在炕上难以入眠,满脑子惦记的都是丽丽
啊不。
丽丽那儿的剩下的半册杂刊。
2月初,随着春节逐渐逼近,《延河》的编辑部里也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1983年《延河》第1期杂志已经出刊一个月了。
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收集一期杂志引起的反响的反馈。
毫无疑问的是,《最后一个匈奴》火了!
从刊发之初,路遥对《最后一个匈奴》这篇充满信心。
江弦因为获得茅盾文学奖,名声大噪,几乎是如今文坛最炙手可热的作家之一。
就在这个节骨眼,他的新作发表出去,引起不了关注那才怪呢。
实际上,在第一期《延河》出刊的当天,路遥在陕西作协的院子里就开始听到关于《最后一个匈奴》的讨论。
出刊过了一天的时间,已经有作协的同志来到编辑部里向编辑们打听《最后一个匈奴》的下半卷和创作内幕。
这更让路遥以及《延河》的编辑们信心十足。
他们《延河》花大力气推出了这篇《最后一个匈奴》,自然希望能够收获读者们的赞誉。
发行半个月,发行所的电话打到了编辑部。
《延河》卖的太快,库存根本不够,要加印!
“半个月就加印!”
《延河》的编辑们几乎没听说过这种事。
哪有当期杂志刚刊发半个月就加印的情况?
别说半个月就加印,这两年《延河》的销量非常稳定,几乎很少有加印的时候。
“这就是江弦啊!”
《延河》的编辑王观胜忍不住感叹。
每每发表作品,每每都能掀起现象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