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轶事听听也就算了,现在我们讲实事求是,这样的说法,明显不够求是嘛。”
“不过在我看来,这些神奇荒诞的传说,也是我们华夏文化的一项瑰宝。”
江弦开口道:“我看过他们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在语言表达方面,他们广泛地吸收一些当地古代的印第安神话传说。”
“作品中出场的人物仿佛是梦中人,这些人来之蹊跷,去之迷离,常常有什么人月圆之夜变成狼,死人复活,或是鬼魂与世人对话,天降花雨,还有旅客们扛着火车车厢越过山涧,甚至有男修士用枷锁拉塌监狱,带上镣铐飞越大西洋”
“这些个情节,荒诞怪异,且大量使用他们民族的方言俗语,乃至不见书面记载的粗犷的土语。”
“然而就是这种把现实与幻景融为一体的创作方法,居然风靡全世界。”
“可是我们国家,我们的民族,有着太多听起来荒诞却又带着神秘色彩的奇闻轶事。”
“别说民族,就连每个村子,都有着属于这个村子的神话。”
对于江弦的话,陈忠实和路遥都颇为认可。
“我们那儿有一个传说。”
陈忠实抽着烟讲道:“以前的旧社会有个谣传,说是吃泡枣儿,身体特别硬朗,这东西养人。”
“泡枣?什么泡枣?”路遥一脸单纯。
贾平凹也不理解,“泡枣有什么好?烧酒泡人参才养人哩。”
只有江弦,很快想到了什么,嘴角一抽。
陈老师就开车了:“这是民间的一个说法,说是泡枣,也叫阴枣,就是让女人帮忙泡着,泡几天吃了,能返老还童。”
“有这说法?”
贾平凹两眼瞪得巨大,听得非常来劲。
“光是泡枣?泡其他行不?”
“咋的,你还想泡荔枝啊?”江弦怼他。
为啥说荔枝呢?
因为这厮在《废都》里就是这么写的。
陈老师也把泡枣写进了《白鹿原》里头。
非常巧的是,这俩还刚好是同一年发行.
正说着,贾平凹这时候冲江弦道:“你的《红高粱》里面,不也有这样夹杂了当地传说的情节?”
“哪一段?”路遥问。
贾平凹就说,“轿夫们颠戴凤莲。”
那是戴凤莲出嫁的时候,轿夫们使着劲的把轿子抖起来,扬言要把戴凤莲的尿都给颠出来。
戴凤莲呢?
她死劲抓住座板,腹中翻腾着早晨吃下的两个鸡蛋,咬住嘴唇,死命不吐。
第325章 《延河》约稿
为啥呢?
因为当地人有说法,吐在轿里是最大的不吉利,吐了轿子一辈子没好运。
贾平凹这么一说,其他俩人都受到启发。
“要说魔幻,还得是那一段。”路遥开口道。
“哪一段?”
“加尿的高粱酒。”
那是里,戴凤莲嫁的单家父子被余占鳌灭掉后,她成了单家酒坊的掌柜,余占鳌则来到酒坊当料酒工人。
当时的酒厂竞争激烈,酒坊技术不断改良革新,才是生存之道,于是余占鳌推出一个家传秘方。
什么秘方呢?
余占鳌恶作剧般地把尿撒到了高粱酒缸里。
没想到就是这么随意的一招,却有着出其不意的成效。
余占鳌撒过尿的那篓酒,伙计们不敢私自处理,因此搬到院子的墙角上放着。
随着时间的累积,伙计们闻惯了高粱酒味,突然嗅到一种更加醇朴浓郁的香气。
在一个刮风的夜里,这缸酒淳朴浓厚的香气飘漫向了余家整个院子。
罗汉大爷循味而去,才发现是那加了尿的高粱酒。
他毫不畏惧的尝了一口以后,终于确定了这淳朴的酒香正是因为余占鳌的这泡尿,也使他们阴差阳错的得到了让酒更加香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