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
同学们、同志们,我们的战士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无私无畏,奔赴疆场,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
他们为祖国争了光,为人民立了功,值得我们尊敬,热爱。
可是,他们也有困难和苦恼,也有不满与悲伤,他们也渴望被人理解。
对祖国,对人民,他们没有苛求,至少希望能够了解他们,理解他们,懂得他们赤诚的心。
希望后方的我们,能够懂得这些同龄人在前线流血牺牲所蕴含的精神实质,能够知道,在这些绿色的军装里也有一颗五彩的心灵!”
报告结束,上千人的礼堂内已经哭倒了一大片,很多人仍无法从江弦报告中的那些故事里完全抽离。
朱虹抹着眼眶,使着劲儿的鼓掌,坐在她身旁的殷秋瑾眼中也闪着泪光。
“太感人了,我才知道我们过安稳日子有多不容易。”
“前线的同志们太不容易了,我们回头也给他们寄些杂志吧。”
“我还要给他们写信.”
殷秋瑾话音未落,礼堂内便响起一阵呼喊,也不知是谁带的头,但很快有大批大批的学生响应,他们纷纷在位子上站起,振臂高呼。
“理解万岁!”
“理解万岁!”
“理解万岁!”
“.”
理解万岁的口号就这样在礼堂的上空不断盘旋,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满载着激动和感动,眼中闪烁着泪光。
这样轰轰烈烈呐喊一直持续了超过两分钟的时间,每当声音回落,就马上有饱满、真挚的声音继续呼喊,让“理解万岁”的呐喊如潮汐一般再次涌上来。
台上,燕京大学的校领导以及中作协组成的报告团,每个人都站起来为江弦鼓掌。
这场报告情感真切、语言朴实,非常的真诚,也非常的真实。
“不愧是写出《花环》的作家!”
“好啊,真好,太能引起共鸣了!”
“这样一场报告哪够?应该再多组织几场,让全校的师生都过来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