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火炮。您看,那处便是火枪队演练。”
庄明抬眼望去,只见一排士兵手持火枪,整齐列队。戚继光一声令下,士兵们迅速装填弹药,动作娴熟。“砰!”火枪齐鸣,硝烟弥漫,前方靶标纷纷被击中。
戚继光接着道:“火枪轻便,利于近战冲锋,可在短时间内密集射击,杀伤敌军有生力量。而火铳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可用于中距离打击。”
随着他的指引,庄明又看到火铳手们正在操作火铳,他们沉稳地调整角度,点燃引线,“轰”的一声,远处土坡被炸出一个大坑。
“至于火炮,”戚继光指向校场一侧的几门火炮,“其威力巨大,可摧毁敌军城防、营寨。但火炮操作复杂,需多人协作,且装填缓慢,故臣着重训练炮手们的配合与发射效率。”
此时,一名士兵手持手枪,快步上前,向庄明行礼后,展示手枪射击。手枪虽小巧,但射击精准,在近距离可发挥出出其不意的效果。
戚继光继续说道:“陛下,臣计划将这些火器合理编伍,使它们在战场上相互配合。如先用火炮远程轰击,打乱敌军阵型,再用火枪、火铳队依次推进,手枪队则负责保护侧翼或进行突袭。同时,臣也在研究如何在行军途中更好地运输和保护这些火器,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作用。”
庄明目光深邃:“戚将军用心良苦,朕深知火器之事关系重大,会着工部等全力配合。但朕亦担心,若边疆遇敌,粮草军需转运艰难,将军可有应对?”
戚继光胸有成竹:“陛下,臣已安排专人负责军需后勤之事。于边疆要地修筑坚固仓廪,囤积粮草物资。同时,与地方官府及乡绅合作,组织民夫运粮队,确保战时军需不断。且训练一支精锐押运部队,护卫粮草安全,以防敌军偷袭。”
庄明欣慰笑道:“有戚将军如此周全谋划,朕可高枕无忧。然朕闻南洋海域不宁,海盗猖獗,俞大猷将军虽善水战,然朕思之,当有更强水师以护海疆,将军以为如何?”
戚继光拱手道:“陛下圣明,水师之强,关乎海疆安宁与商贸之路畅通。臣以为,可打造一支装备精良之水师,如那佛朗基大炮,威力远胜寻常火炮,可安置于战船之上,增强远攻之力。再配以火枪、火铳,使将士于接舷战中亦有优势。”
庄明点头:“朕亦有奇想,若能造钢铁蒸汽轮船,以蒸汽之力驱动,不惧风向水流,航速倍增,必能使我大明水师威慑四海。”
戚继光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钦佩:“陛下此想可谓超前,若真能成此钢铁巨兽,我大明水师定将无敌于海上。臣愿与工匠们共研此技,虽艰难险阻,亦必全力以赴。”
庄明笑道:“戚将军有此决心,朕心甚喜。望将军与俞大猷将军齐心协力,打造大明坚不可摧之水师。”
戚继光抱拳:“陛下放心,臣定与俞将军携手,不负陛下厚望。”
庄明离去后,戚继光转身面对将士们,大声吼道:“陛下亲临视察,是对我等的莫大鼓舞,都给我加把劲,练出最强的本领!”将士们齐声响应,训练声浪更高。
庄明又唤俞大猷:“俞将军,南洋与安南之地,赖你守护,务使成大明粮仓。”
俞大猷昂首挺胸,自信满满:“陛下,臣必不辱使命,使两地仓廪充实。”
朝堂之上,庄明当众宣诏。群臣听闻,顿时议论纷纷,如百鸟闹林。
徐阶出列,忧心忡忡:“陛下,此举恐乱朝廷秩序,如舟行险滩,臣恐有覆舟之危。”
庄明轻笑:“徐爱卿,此三地之民亦可为国效力,其智其能,若繁星耀空,不可小觑。”
海瑞亦站出,直言不讳:“陛下,彼地之民可纳此策乎?臣心忐忑。”
庄明神色镇定:“海爱卿,朕信此策公平公正,民心所向,如磁石引针,水到渠成。”
张居正再问:“陛下,民能应此变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