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庆帝庄明也就是朱载坖的治下,大明仿若浴火重生的凤凰,迎来了彪炳史册的“隆庆中兴”。彼时,国势昌盛,百姓殷实,国库钱粮堆积如山,民族和睦归一,朝野上下一心对外,端的是一片盛世景象。庄明,即朱载坖,却并未沉醉于这繁华盛景之中,他那深邃的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凝注在地图之上那片失去的大明疆土,心中犹如被巨石压顶,沉甸甸的。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荡不定,似也在为这凝重的气氛而不安。庄明负手而立,身姿挺拔却难掩眉宇间的忧虑,他站在那巨大而详尽的地图前,目光如炬,一寸一寸地在那昔日属于大明却如今沦陷的疆土上游移,仿佛要将那每一道山川河流都铭刻于心。
终于,他缓缓转身,眼神中透着决然,对着戚继光和庄凤章说道:“大哥,四弟,我大明的锦绣山河,绝不能在你我兄弟手中继续蒙羞,任其被外敌鲸吞蚕食。”他的嗓音低沉而坚定,仿若洪钟,每一个字都似从牙缝中挤出,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与气魄,在这寂静的御书房内回荡,撞击着二人的心房。
戚继光,这位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铁血将领,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沟壑,却也铸就了他如磐石般坚毅的神情。他微微抬起头,双眸中透射出久经沙场磨砺后的冷峻与犀利,那是对战场的无比熟悉,以及对胜利炽热而执着的渴望,仿佛只要他目光所及之处,敌军便会望风披靡。
他抱拳行礼,声音沉稳有力,犹如闷雷滚动:“三弟,你且放心。我愿亲率麾下儿郎,剑指东北,誓要收复那辽东失地。辽东的女真人虽以勇猛善战著称,骑射技艺精湛,但其怎敌得过我大明将士的热血忠魂与无畏勇气。我定当率部在那白山黑水之间,与敌浴血奋战,不破楼兰终不还。况且,如今我大明军队全员皆配备了犀利火枪,更有火炮随行助威,此等利器,定能助我军在战场上克敌制胜,让女真人尝尝我大明火器的厉害。”
庄凤章,相较之下更为年轻,却也是英姿飒爽、意气风发。他眉眼中透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双眸闪烁着对挑战的兴奋与对胜利的殷切期待,恰似那即将展翅高飞的雄鹰,渴望在广阔苍穹中搏击风云,建功立业。他亦抱拳行礼,高声回道:“三哥,小弟愿往西北而去,定要将河套平原重新纳入大明版图。
蒙古人的铁骑纵横驰骋,来势汹汹,仿若那汹涌的潮水,可我大明的勇士又岂是那柔弱的堤岸,任其冲垮。我必将在那黄沙漫天的西北大漠,与蒙古铁骑一决雌雄,让他们知晓我大明之威不可侵犯。我军的火枪火炮,也将在那片广袤土地上,发出震撼天地的怒吼,让敌军在火器的威力下颤抖。”
庄明听闻,微微颔首,眼神中流露出欣慰与信任交织的复杂神情。他上前一步,轻轻拍了拍二人的肩膀,沉声道:“好,你们皆是我大明的擎天玉柱,是我最可信赖的手足兄弟。此次出征,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此外,朕还会遣俞大猷将军率部奔赴云南地区,那里的失地亦需尽快收复。”言罢,他忽然话锋一转,望向戚继光,问道:“大哥,可知我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是如何写法?”
戚继光微微一怔,旋即略一思索,抱拳答道:“回三弟,乃是一个‘元’字,其下加一‘土’字。”
庄明嘴角微微上扬,目光如电,凝视着远方,缓缓说道:“大哥果然心思缜密。朕期望,我大明的疆土有朝一日能够超越那曾经盛极一时的‘元’朝,重振我华夏威名于四方。此乃朕之宏愿,亦是我等兄弟共同肩负的历史使命。”他的话语掷地有声,仿若在这御书房内掀起了一阵无形的波澜,让戚继光和庄凤章二人皆感受到了那沉甸甸的责任与无上的荣耀。
战争的阴云,迅速笼罩在大明边疆的上空。那是一条充满荆棘与鲜血的铁血征程,每一步都伴随着残酷的厮杀与艰难的抉择。
在东北大地,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