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让他们吃上更好的肉。庄明在百姓心中的形象,那是越来越高大,就像那神话中的英雄。
这一日,庄明正在宫中批阅奏章,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只见一位信使像个旋风似的跑进来,兴奋得满脸通红,大声喊道:“陛下,陛下,大喜啊!郑晓找到了!”
庄明一听,脸上顿时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一拍桌子,高兴地说:“好啊!朕这计划就像那上了轨道的马车,已经成功了一半啦!快,速速把郑晓给朕带来。”
不一会儿,郑晓被带到了庄明面前。郑晓长得身姿挺拔,面容坚毅,眼神中透着一股对航海的执着与热情。他恭敬地向庄明行礼:“陛下,草民郑晓,拜见陛下。”
庄明仔细打量了一下郑晓,然后缓缓说道:“郑晓啊,你可是郑和义子的后人,那身上流的可是航海家的热血。朕希望你能像你那伟大的祖先一样,扛起这面航海的大旗,带领船队再次踏上那西洋之旅,去为大明寻找新的希望。你可愿意?”
郑晓毫不犹豫,单膝跪地,坚定地回答:“陛下,臣的命都是大明的,能为大明效力,是臣的荣幸。臣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定不负陛下的重托,一定要把西方的那些宝贝都带回来。”
庄明满意地点点头,说道:“朕相信你有这个本事。朕会让人为你准备最好的一切,就像给即将出征的将军配备最锋利的武器和最精良的战马。你就专心致志地去航海,其他的事情都交给朕。”
郑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感激的光芒:“陛下如此厚爱,臣定当肝脑涂地,全力以赴。”
庄明心情大好,就在宫中设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把朝中的大臣们都请了过来,当然也少不了郑晓。宴会上,庄明兴致勃勃,又跑到厨房亲自下厨,不一会儿,一盘盘色香味俱佳的豕肉菜肴就被端上了桌。
徐阶夹起一块红烧肉,放入口中慢慢咀嚼,那表情陶醉得仿佛置身仙境,赞叹道:“陛下,这豕肉简直是人间至味啊!臣感觉自己今天像是在天上的仙宫赴宴,这美味佳肴,怕是只有天上的神仙才有福享用。”
庄明笑着回应:“徐爱卿,这不过是朕推行新养殖法后的一点小成果罢了。朕最大的愿望,还是让咱大明的每一个普通百姓都能像今天的诸位爱卿一样,坐在自家的饭桌前,轻松愉快地享用这美味的豕肉。”
大臣们听了,对庄明的敬意又加深了几分,纷纷夸赞庄明的智慧和仁慈,对他的决策也更加信服,就像信徒对神明的崇拜。
宴会结束后,庄明单独把郑晓叫到了御书房,两人围着一张地图,开始详细地商讨下西洋的具体计划。
庄明表情严肃地说:“郑晓啊,这次航海可不简单。朕希望你到了西方,能像那海绵吸水一样,拼命学习他们先进的航海技术和管理方法,把那些好东西都记下来,带回来给朕。还有,一定要多找找那些产量高得吓人的农作物种子,这可是关乎咱大明百姓肚子能不能填饱的大事。”
郑晓眼神坚定,像个即将出征的战士,大声回答:“陛下放心,臣一定瞪大了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个有用的东西。臣会把西方的先进之处都学回来,让大明也能拥有这些厉害的本事。”
庄明拍了拍郑晓的肩膀,鼓励道:“朕相信你。朕会在背后全力支持你,你就放开手脚去干。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及时派人回来告诉朕,朕就是你的坚强后盾。”
郑晓感激地看了庄明一眼:“陛下,有您这句话,臣就算在海上遇到再大的风浪,也不会害怕。臣一定不辱使命,让大明的船队再次扬威西洋。”
庄明这边在宫中忙得像个陀螺,一边要处理国家大事,什么地方遭灾了要赈灾,哪里有纠纷了要断案;一边还要操心豕肉的养殖和改良工作。他还时不时地偷偷溜出皇宫,跑到民间去看看。他混在百姓中间,和老农们唠唠嗑,问问他们今年的收成咋样,家里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