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齐齐,里面全是冰渣子和冻得硬梆梆的黄鱼和带鱼,还有一些冻虾,活的是没有,干货也多了不少。
“别挤,别着急啊,排好队,都有,都能买着,不排队的不卖啊。”
看着围在几个箱子面前的人群,营业员只好一再提醒:“都能买着,得排队,后面院子还有很多。”
这天气,放在户外还真是不怕化,难怪店里就放了这几箱,感情都存在外面。
店里的人比平时多了不少,但还能接受,看来有票或者有门路提前搞到票的人,什么时代都少不了。
平时见不到的生,也堆了不老少,售货员一会儿称,一会儿打酒,一会儿称水果,忙的团团转。
屋里弥漫出果和散装白酒的淡淡香味,夹杂着一点海鲜的腥味,满满的烟火气,其它要票的地方倒是不用排队,人还不多。
费了半天工夫总算将面粉、、面包、果、水果这类的必需品凑齐了,各种点心、食品礼盒也准备了一些,这走亲访友的也不能空着手。
生、瓜子、芝麻酱、香油,这些都没有票,只能等街道办通知,到时候可以凭供应本来买,记得都是按户、人头来的。
东西买了不老少了,好不容易出了副食品商店,两人脑门都在冒汗,摘了帽子,一阵白气升腾,店里的人还是比平时多多了。
“大哥,得先送一趟吧,这拿着包的,一会不好排队,丢上一两样,还得来一趟。”
跑一趟吧,大包小包的的确不方便,还得去供销社,有些东西只有供销社最方便齐全。
供销社更是红火,店门口除了灯笼和大字,还拉着横幅,进进出出的人也不少,不少家也是全体出动在排队。
意外发现还添了不老少的连环画,没时间挑,朱雪峰直接每样三本,买了大大的一箱子,差不多一百多本,了二十一块多。
“这谁家的小子啊,一口气买这么多小人书,这是不过日子了,这家的大人也不管管。”
旁边有些年纪大的摇摇头,这让孩子自己来办年货,这家大人真是心大啊,这一本就是一毛五到两毛五的,一箱子得二十多块了,造孽啊,太浪费了。
这时期,在家里五块钱就可以办顿异常丰富的大餐,请个七八个人都没有一点问题,保证有鱼、有肉、有烟、有酒,好几十块买小人书,真是败家。
老二小声问道,“大哥,咱们买了三套,这是不是二叔、小姑和家里各一套啊。”
“这还用说当然了,弟弟妹妹们在山里,估计也买不着,到时候捎回去,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大哥还是你想的多,我这就分三捆,先捆好了再装起来。”老二认认真真的跪着将小人书一捆捆的绑好,装好箱。
朱雪峰却又有了意外发现,平时从来没见过的绿植盆栽在角落也摆了不少,大冬天的,这些绿油油的植物,还真是惹人喜欢。
围着打听的人还不少,朱雪峰也喜欢,可不会伺候。
“大哥,这个也要买吗?”老二有些疑问,这玩意太占地方,不好弄回家啊,两人又没拉个板车来。
朱雪峰想了想。“还是算了吧,这要是大过年的摆在家里,倒是挺合适,可要是养坏了,就败兴了。”
“就是,我可不会伺候这玩意,哥,咱们看看水果去,我看到好几样了,平时可没有。”
供销社和副食品商店有些东西重了,应该是来源不一样,毕竟是两个系统,这里的水果明显品种要多不
少,应该都是外地的。
常见的山楂、苹果不说,香蕉、葡萄、梨也和小山一样码的老高,哥俩忍不住诱惑,又添了不少,有些平时真是很少见到,也就借着年货的运输才送过来,过年嘛,总得有点不一样。
兄弟俩跑了两趟,能买的基本上都买了,当两兄弟再次扛着两个大包回来时,小妹也回来了,还撅着嘴,估计还在生哥俩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