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这里是小商品市场,现在已经集成了一个点,虽然后面多是卖衣服的,但是,对于木耳这种东西还真的适用。
但是,要来这边摆摊,跟着上早市?
那么她们就一定要在这边有房子,要不然,根本就赶不及。
若无法赶在下一个早市前把木耳送过来,这样会让他们错失客源。
所以她必须要找收购的人员,从下午先送过来,明天早上让别人去卖,他们也减少一些折腾。
刘晓燕想到了这里,问大爷:“大爷能给我介绍一下收木耳的店面吗?我去问问看情况。”
大爷:“你这些东西真的要卖吗?”
刘晓燕点点头:“木耳能治病,特别是银耳,有养阴润肺,益气生津的功效,这些,我想大家现在都不太了解吧!”
大爷点点头。
刘晓燕说道:“我去看看,有没有人识货的。”
就在刘晓燕转身的时候,大爷突然说道:“姑娘,你等等,你这个木耳有多少?”
刘晓燕:“大爷,我姓刘,你可以叫我小刘,这是我们自家种植的,现在是刚刚种植出来,后期我们的数量会越来越多。”
大爷说道:“如果你现在数量不多可以放我这里,我明天早上卖着试试看。”
刘晓燕觉得可以。
大爷又问:“小刘,你这些打算一斤卖多少钱?”
“如果你有票的话,一斤一两票,外加三毛钱。”
大爷皱着眉头说道:“豆芽
还不到一毛钱呢。”
“大爷,这不一样啊,这不是豆芽,它的生长周期长,营养也大,晒干了一斤就得几块钱了。”
这个时候干货都是带点粮票的,一斤也不到三块钱。
但木耳的价格会因为木耳的品质而有所高低。
大爷:“三毛钱有点多,两毛行不行?”
一下子就少了一毛,刘晓燕瞬间拒绝说道:“大爷,两毛是不行的,至少也得两毛半。”
多个5分钱也不一样。
像刘晓燕这种能够坐在合德商行跟杨守业谈上万的生意,也能在这小市场跟大爷拉扯一一两分钱的!
若是在是上辈子做梦,她估计都不会做这样的梦。
“行,两毛半就两毛半。”大爷一拍大腿说道:“我先试一下,咱们说好了,如果这个生意不好,那我就做你一次生意,如果好的话,量大就必须降价。”
刘晓燕点头,这倒是可以。
现在这个市场是生产队结束之后慢慢形成的,生意大部分比较淳朴,没有那么多的商业技巧。
大爷问道:“你带了多少过来?”
刘晓燕:“我现在可以给你带过来,大概有十几斤。”
“行。”
为了把木耳全部卖给大爷,刘晓燕又跑了一次,她把刘庆和刘喜剩下的木耳全部都收了过去,新鲜的木耳水分足,十几斤就收了一斤多的粮票以及三块多钱。
因为不是自己零售出去的,所以价格就低了,刘晓燕第3次过来,跟大爷做完生意,才见到大爷的隔壁回来了。
大爷的隔壁,是个年纪在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拖着疲惫的步子回来,脸色显得很苍白。
看起来是太过疲劳,而且营养跟不上。
刘晓燕蹙了一下眉头,她
并没有立即询问对方房子有没有打算出售,而是说道:“大叔,你的状态不太好,要注意休息。”
对方微微挑了眼皮,看了刘晓燕一眼,只是点点头问道:“姑娘找谁?”
这时候大爷开口了:“阿东啊,小刘到这里来找店铺,刚好我就想起你之前提了一嘴,也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要卖,就让她在这里等你回来,可以问问看。你是不是想卖房子?”
阿东蹙着眉头,说真的,把房子卖掉他舍不得,但是儿子在医院,不救就没了,儿子重要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