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半神之殇> 第36章 大忽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章 大忽悠(3 / 5)

荣的东西!”

谢安曾担任征西大将军桓温帐下司马,后来谢安接受遗诏成为顾命大臣还是桓温上书举荐的。桓秘所说的“卖主求荣”,指的是桓温病重时,想要朝廷对他加“九锡”,让吏部郎袁宏起草奏表,谢安负责修改奏章,故意拖延了十多天,桓温死了还没改好,加九锡之事因此不了了之。

“九锡”的“锡”念“赐”,先秦“锡”与“赐”通用,“九锡”是皇帝赐给有殊勋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据《礼记》记载,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代表着为臣者的最高殊荣。

桓温向司马家要“九锡”并不为过。历史上,王莽被西汉授九锡,曹操被汉献帝封魏公加九锡,孙权被曹魏授九锡,司马昭被曹魏授九锡,晋惠帝司马衷复辟,齐王司马冏功居第一,封为大司马,加九锡。

于是乎在文人心目中,“九锡”成了篡逆的代名词,所以谢安才一拖再拖,不希望桓温成为“逆臣”。但谢安处心积虑拖延奏表,导致桓温未获“九锡”,整个桓氏家族的荣耀因此受损,桓秘说他“卖主求荣”同样合情合理。

秦军大军压境,大敌当前,加之桓冲为人宽和,摒弃前嫌,谢安才有了与桓家西府兵合作的机会。桓家四兄弟中,桓石虔的父亲桓豁已于桓秘被俘之前病逝,之所以要救出桓秘,可能还是因为桓冲无法完全掌控西府兵中的桓温旧部。

这是张哲翰想了好几天才想明白的道理,任务剧情完成,神佚物唾手可得,但他还想着怎么才能把眼前这个天极境的作用发挥得更大。

神殿甲级副本到处都是天极境,大师兄虽然厉害也只是孤身一人,如果手边再有一个天极境打手,胜算就大了许多。

“桓常侍可愿再现当年大司马的荣耀,为桓家再创辉煌?”张哲翰开始忽悠。

桓秘一怔,“这是谢安的意思?”

“是我的意思。刘裕自幼拜在王嘉门下,习仙人之术,知未来之事,愿助常侍一臂之力。”

从“王嘉”说服苻坚调兵遣将,张哲翰就搞明白了这个甲级副本里的npc智商极高,是可以被说服的。所以他这番话并不是胡诌,桓秘被张哲翰从戒备森严的牢笼中救出,又亲眼目睹了“地遁”和疗伤“仙术”,不由得他不信。

桓秘将信将疑,“你助我,对你有什么好处?”

“我与家师的目标是让天下百姓不再生灵涂炭,实现天下大同!”张哲翰扯了个大得不能再大的宏图大志。

晋军将领大多出自江左世家子弟,大多同时也是文人,自幼饱读诗书,桓秘当然读过《礼记》,张哲翰摇头晃脑背起了中学课文中的《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老头被唬住了,用一种无比复杂的眼神看张哲翰,“你准备怎么做?”

桓秘被关押在地牢四年,外面发生了什么他并不知道,张哲翰轻咳一声,开始进行形势教育。

“常侍身陷囹圄,不知当下天下大势。秦军百万,投鞭断流,势如破竹,今已占据襄阳、埙城、寿阳,在洛涧一代沿淝水展开,即将与西府兵进行对决,北府兵如今尚在京口,即便是全部加在一起,也不到二十万人。军力相差之悬殊,建康危如累卵。”

“那又如何,我桓家与秦军血战经年,骁勇善战……”

“这次不一样,苻坚倾举国之力而来,你觉得二十万对一百万能赢?”

“这……”

“就算是取巧赢了,你和桓家又有什么好处?桓大司马功高盖世,连个九锡都拿不到,司马家卸磨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