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半神之殇> 第212章 建文帝朱允炆失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2章 建文帝朱允炆失踪(2 / 4)

皇帝,自愿退位,换成叔叔朱棣。

离开皇权的朱允炆,那条命没那么值钱,朱棣最关心的还是他当皇帝的合法性。所以无论是谁找朱允炆都不是为了杀他。

“忻丫头,你知道宁用潜上次进副本的时候去过什么地方吗?”张哲翰问道。

蒋忻第一次听到“忻丫头”这个称呼,呆了一下,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嗯……,我想想。”蒋忻调整一下情绪,“我们是单独行动的,他具体去过哪里我不是很清楚,只是……我记得他好像提到过一个叫胡濙的名字。”

“胡濙?那不是后来朱棣派出去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主要大臣吗?”

“对,胡濙和郑和都曾经被派出去寻找朱允炆,但胡濙动身应该比郑和早不少。”

【胡濙(1375-1463),字源洁,号洁庵 。武进人。明朝初年重臣、文学家、医学家,明宣宗托孤五大臣之一。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历授兵科、户科都给事中。曾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前往各地追寻建文帝朱允炆下落。历仕六朝,前后近六十年,为人节俭宽厚,喜怒不形于色。任礼部尚书三十二年,累加至太子太师。明英宗天顺七年(1463年)逝世,获赠太保,谥号“忠安”。】

现在是1402年,按非非提供的资料,胡濙应该是27岁,官职是“户科都给事中”。

【建文年间都给事中为正七品,掌侍从、谏诤、补阙、拾遗、审核、封驳诏旨,驳正百司所上奏章,监察六部诸司,弹劾百官,与御史互为补充。】

单机版的非非能提供的资料也就这么多了,上哪儿找这个胡濙呢?

正七品官不大,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县长,正处级干部。

“兵科、户科”是什么鬼?是不是和户部、兵部有关系?历史系高材生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先生,或许有一个地方可以找到线索。”蒋忻很谨慎地说道。

“你说,以后有什么话直接说,不用小心谨慎,说错了也没关系。”张哲翰鼓励道。

“您还记不记得我上次说过,宁用潜约定的忍者会合地点?”

“应天府最高的建筑?”

“嗯,大报恩寺琉璃塔。”

-

大报恩寺在应天府聚宝门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金陵三大寺之一,下辖百寺。

大报恩寺琉璃塔,正式名字为“第一塔”,高达782米,通体用琉璃烧制,塔内外置长明灯一百四十六盏,自建成至衰毁一直是中国南方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被当时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

【这座塔不是朱棣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而建的吗?怎么把12年后的东西提前了?】非非问道。

“很正常啊,副本经常把一些著名的东西乱挪,还记不记得《黄天荡》副本挪战场的事?”张哲翰解释。

非非不吭气了,副本虽然绝大部分还原历史的真实,但也有张冠李戴的时候,把12年之后的建筑安排到靖难之役,倒也不算张冠李戴,而这么安排一定蕴含着深意。

“先生,咱们上二楼吧,他们约的会合地点是塔底一层。”蒋忻建议道。

“有人来了。”小春初樱的听觉是一公里。

张哲翰环视四周,说道:“咱们就在一层等着。”

一层是个厅,墙壁燃着长明灯,边上一圈立着三块石碑,正好藏身,张哲翰和小春初樱藏在一块碑后,蒋忻藏在对面。

几分钟后,门外进来一个人,头戴乌纱帽,身穿圆领蓝色官服,腰悬佩剑,一副官员打扮。

张哲翰没感到威压,此人最多山弥境。

官员站在大厅的中央,贼眉鼠眼地四处张望,突然呼的一声,一块青色板砖从石碑后面飞出,蓝衣人没拔剑,手中现出一把武士刀,格挡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