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的卷子。”拿到李辰的卷子以后,就对丞相说:“明天一大早还要上朝。天色太晚了,你们几位大人就留在宫中休息吧。都一把年纪了,就别跑来跑去的。”说完,拿着李辰的卷子就回宣室殿去了。
第二天的辰时,朝会正常召开。朝会又称廷议。朝会又分为大朝会和常朝以及内廷议。大朝会是每年的正月初一召开,就像是现代一些大公司的年会,主要是总结上一年的工作,对相应有功人员进行表彰该升官的升官,该发钱的发钱。大朝会一般不会去讲那些不开心的事。
常朝就是大概每五天召开一次,所有在长安的五品以上的在职官员都必须要来。大夏的朝会一般会在上午的巳时召开,时长一般没有固定时间,如果中午没有开完,皇帝会管饭。都在朝堂上吃,吃完了接着开,开完了为算。
内廷议人数就少的多,一般是皇帝有事就召开,参会的一般都是丞相、司马、司徒以及一些侍中、常侍这些皇帝比较亲近的官。一般有些皇帝觉得暂时需要先统一一下认识的事情,就会先召开内廷议,议得差不多了,才会由皇帝召开常朝。一般这样的会在史书里经常见到记载,例如叫“招诸卿议”或“招诸臣议”。
这次召开的就是常会。主要的议题其中就有一个:漠南是否设立郡县。
首先由丞相读了由御史大夫转呈朔方郡守姬桓提出的一封奏本,大概的意思就是从元康三年收回漠南草原已经两年有余,一直是抽出朔方军、河西军、北地军三个地方的一共十万郡兵常驻,由朔方郡代为进行军事化管理的。管理不便,而且十万兵马的消耗也很大。所以询问朝廷是否可以在漠南根据几个相对水草丰茂的玉泉、固阳、根河、突泉等地方设置四个可以屯垦的郡。经过两年多的统计,那里还有许多留下来的和从别的地方迁来的两百多个草原小部落,也有四、五万人。这些人有的愿意归化,有的不愿意,也要朝廷拿个意见。此奏本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第二十六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