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主事人(2 / 3)

主了。”太平公主笑说:“你们都说完了,该说我的事了,说起来我还要谢谢裹儿。”

裹儿奇道:“谢我什么。”

太平公主笑道:“你家的植儿留在神都,别家的孩子也不好离开。不然我这学堂刚开,就空了大半,脸上也不好看。”裹儿笑说:“即便我把人带走,姑母也有的是手段。"太平公主闻言笑起来,与裹儿说起话来,其他人见无事纷纷散了。裹儿掌握了武家暗地的力量,正巧手头有一件要紧的事情要早早布局,但苦于没人手,现在这人手就来了,也好试试这些人的成色。过了两日,李显带着宠臣御驾亲临教义坊的致知院。太平公主、武攸暨、相王等人出门亲迎。太平公主自然也请了相王。李显下了御撵,叫起众人,并让太平公主和相王伴在左右。他与弟妹叙了寒温,目光扫过数人合抱的银杏树,只见枝上挂着璀璨的金叶,在明媚的阳光下熠熠生辉,风一出来,呼啦啦作响。“你们还记得这株银杏树吗?"李显脸上露出回忆的神色。教义坊的宅邸原本是武瞾赐给其母荣国夫人的,几经转手,最后归了太平公主。三兄妹少时都曾来过这处宅邸。

相王笑道:“我们当初还猜这树的年纪呢。”太平公主说:“我记得好像是四兄猜对了。”李显点头道:“嗯,就数相王猜的离实际年份更近。”相王说:“我就大着胆子说了个数,没想到它的寿命比我说的更久。”李显道:“这宅邸养树,也养人,办学堂正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是能培养出如这银杏树的擎天巨擘就好了。”太平公主闻言笑起来,说:“阿兄心里想要的是周公管仲诸葛亮那样的贤臣,只怕我无能,要辜负阿兄的期望了。”相王道:“明君现,贤臣出。如今朝堂人才济济,我虽多病,但也听闻安乐公主的令名,外头传言她有管仲之才。”李显闻言笑道:“你不要夸她,她最是淘气。”一行人继续往前走。裹儿在后面挽着韦淇的手臂,正在给韦淇介绍这里的景致。

众人簇拥着李显走过石拱桥,桥下是一弯浅浅的小溪,对岸是一处大殿,匾上书着"有教无类"。

李显看到这个笑了,赞道:“这个好,亏妹妹能想出这几个字来。"相王也跟着赞叹。

进了殿,众人依次落座。李显和韦淇坐在上首,左右分别是太平公主和相王。侍女奉上茶酒,紧接着穿红着绿的幼童鱼贯而入。待李显等人看清后,纷纷忍笑,那为首的可不是李显的外孙和侄孙们?不论男童女童,脸上都涂着两团大红胭脂,嘴唇也涂得红红的,梳着双丫髻,腰间挎着小鼓。

乐声响起,这些孩童你乱一拍我抢一拍地跳起了《长命女》,顿时将众人逗得忍俊不禁。

李显转头向太平公主笑说:“定是你出的主意。”太平公主笑说:“阿兄,你说跳得好不好?”李显笑起来:“好好好,都赏!”

孩童们跳完,李显看得可乐,勉励了几句,又赏赐了东西,才说他们退下。这些孩童立刻就像被猫儿追赶一般,掩面飞快地跑了。他们的父母就在席上,笑得正开心,还嘲笑他们。裹儿对众人自豪道:“看,第一排左边第三个是我家的植儿,跳得比左右灵活多了。"崇训拉她不住。

植儿在跳《长命女》时听得清清楚楚,一字不落,登时满脸羞红,僵硬地跳完舞。一听散了,立刻跑了,引得众人哄堂大笑。裹儿和崇训嘀咕道:“植儿的黑历史一定要记下,等他成亲的时候给宾客们看。”

崇训虽然不知什么是黑历史,但看现在情形也明白是什么了,不忍道:“孩子面皮薄,这么逗人不大好。”

裹儿摇头笑说:“你就是心太软,慈父多败儿。“崇训欲言又止,最后叹了一口气。

孩童们下去后,又有少年少女抱着乐器上来演奏。散了后,侍女奉上肴馔。众人吃了,散去更衣。

一顿饭的功夫后,众人复入席中。太平公主建议效汉武帝柏梁体联句,先请李显开了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