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谍影岁月> 第二百五十七章腹有良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七章腹有良谋(2 / 3)

想跨过黄河直取长安,从而入侵四川北门直逼山城,虎视眈眈。以前可能时机不成熟,此刻日军渐渐进入疲惫之势,如今放开潼关倒也时机成熟。胡中南屯兵三十万却只固守长安周边几县,共党成星火燎原之势,几十万军队携民众千万,基础已经慢慢夯实,十抽一,也能凑百万大军。若等抗战胜利在对决,随便抽调也能凑三四百万军队,到时在战可能真的为时已晚。”

“即便打赢,党国也会处在舆论风口,国际上站不住脚跟,且民族精英都会在战争中消亡,未来三十年将处于青黄不接的危局。民族也会落后世界强林之末不知几时,总归是长痛不如短痛。即要除掉共党,舆论上定会面对铺天盖地的压力,且此计稍显阴毒,对民众来言过于残忍,同样有故意戕害之嫌。一旦实施共党定会发动所有力量来牵制党国,逼迫继续扼守潼关,阻挡日军进攻后方。要想完成需分担舆论压力,且要默默进行,但很难躲过去。”

老孔避重就轻分析局势,让刘峙很不满,斜瞅他一眼,说些没用的,问题关键是舆论吗?需要在乎舆论吗?

男子皱眉道:“你说寿山会听话调离吗?”

“这...”

老孔被逼到墙角,显然委座在顾虑后续事情,真若有问题该怎么办。或者说,自己信任之人是否真心拥护。

“咳咳,寿山自是以委座命令马首是瞻,绝不会违抗。”

男子斜视一眼,望向刘峙问:“中央军里面流言四起,为何没有报告者?”

“这...”

刘峙脑袋疼,逼他。

“寿山兄一心党国,一心委座,稍有流言蜚语可能是别有用心之人故意制造,不足为信。”

身侧女子双眉紧锁,“军统在党国各军中都有参谋,为何不上报?”

“呃...那个,可能没收到消息吧。”刘峙心中大伤,两口子干嘛呢,明知故问。

他说的理由老孔差点吐了,这话你都能说出口,真是...真是小人!

明哲保身,男子轻叹一声,倾身端起香茗悠悠道:“当初把共党驱赶黄埔军校之时,无一人敢送他,寿山却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如今扼守长安四年有余,军中流言四起我到不觉得奇怪。寿山重情义,昔日教导之恩言犹在耳,做一些善意之举也情有可原。你们说此消息若到寿山哪里,共党会不会第一时间收到?”

“呃,这...”

啥意思?是说胡中南通共,还是军中都是共党?到不排除有此可能,那后面的事就麻烦了。委座言其送行之事,都知道说的是谁,很尴尬,主要夫人跟委座并不讨厌他,否则山城也无共党容身之处。能竖起大旗,可不是真害怕舆论压迫,只是各方面妥协产生的结果。

“不好说,寿山心思粗犷,很多事不太在意,难保军中没有共党潜伏重要位置。可以试试,电报发往军中,电话叮嘱寿山,若消息明天泄露说明军中有共党情报人员。”

男子顾虑重重,“夫人去给寿山打个电话,让他连夜回山城商讨和谈事宜,军中事务交有副总司令宋溪链暂代。”

“好。”

喊过书记官交代几句,挥手让其给宋溪链下达命令,先试探一下。

“这件事等寿山回来听听他的意见,即是转移民众就压不住,共党舆论攻坚要如何避免?”

老孔皱眉沉吟道:“舆论攻击到不可怕,就怕共党几十万军队借着名义回援,占领十几县城。需要日军方面提前做准备,闫司令那边也要做准备,委座命令共党军队原地待命,不得擅动。最坏的结果共党回援后盘踞不出,固守其余县城,时间要卡准,只要日军占领潼关,彼此就会消耗。若共党只会发动舆论而龟缩不出,渐渐形势上与党国有力。整体上党国出于绝对优势,舆论攻坚...”老孔吧嗒嘴:“要找个人背锅啊,扛着出谋划策之功,转移舆论压力,总之,把责任归结到他身上,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