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的情分也就到头了,王新其实是纠结的。郑廷却毫不犹豫:“查。”
彻查到底,这回他绝不姑息。
王新顿了顿,还是带着人下去追查了,只求刘易生做事做的干净些,别叫他查出了首尾,否则陛下身边又得少一个得力助手。徐太后听闻宋允知出事,出于怜惜也跟着过来看了一眼。她来时,宋允知已经换了一身衣裳,被妥善放置在棺内。
徐太后心里也不好受:“这孩子这么年轻,怎么就没了性命,真不知是谁如此恶毒,连个孩子都不放过。”
郑廷直勾勾地盯着徐太后,还能是谁?自然是母亲给他选的好亲家。除了他,再没有人会如此对付宋允知了。
正说着话,宋允知身边的两个侍卫前来求见。郑廷没见,直接让人将其撵走,若不是顾念着宋允知,以郑廷的脾性,他肯定直接将这两个看不懂眼色的人给杀了灭口。
徐太后欲言又止,她慈悲心肠,其实是希望这孩子回到故土的,长安到底不是他生长的地方,也没有他的亲人。
可不多时,内侍又前来传话:“陛下,那名侍卫想将宋大人对尸身带回建康,那里还有宋大人的亲人,还说一一”
废话怎么这么多?郑廷面带不虞之色。
徐太后忙道:“他还说什么?”
“还说那是宋大人仅存的亲人,宋大人自幼丧母,祖父祖母先后去世,只同他父亲相依为命。他远赴光州就任时,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父亲。如今宋大人的父亲人在建康城等着他回去,还望陛下成全这对父子。”什么狗屁话,人都已经死了,他能成全什么?郑廷可没有这样细腻的心思,他正要拒绝,不想徐太后竞然越过了他,直接一锤定音:“让他们带着小宋大人回去。”郑廷蹙眉。
徐太后看他态度不大好,也软了语气:“这孩子真是可怜,他父亲也可怜,看到了他们,我便想到从前咱们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的日子。即便不看在他帮了你的份上,那边看在你母亲的份上,放他们回去吧。”徐太后真的不忍心看到儿子再作孽了。
徐太后言辞恳切,郑廷虽然依旧没有什么感触,但是想到自己近日跟母亲吵了太多次,如今也不愿意再生争执。
罢了,不过是尸体,还给夏国也无妨,反正很快夏国就是他的了。宋允知身亡的消息,不过一两日间就传到了夏国。所有人都不信,亲近者不相信宋允知会死;不忿着不相信宋允知会这么快就死了。都说祸害遗千年,哪那么容易合上眼?只是后来,他们听说可能是齐国大臣出于嫉妒才行刺杀,而且不少百姓都亲眼目睹了宋允知身亡,他们这才有了实感。
原来宋允知真的没了。
宋瑜一家不能接受,尤其是陈素,他坚信儿子还活着,一定能回来的。去齐国之前儿子就向他保证一定会回来,还开玩笑着说自己能起死回生。允哥儿从来没有食言过,从来没有叫自己失望过,他说道便一定会做到。凭着这股劲儿,宋瑜一滴泪也没掉,也不许身边人哭,冷静到唐懿跟贺延庭夫妻日日心慌,生怕他受不住,看他看得特别紧。江亦行去看望宋瑜时,也被他的偏执给吓到了,宋叔依旧不相信允哥儿会出事。
其实,谁愿意相信呢?江亦行自打听说了消息之后一直在懊悔中。他总是幻想着,倘若他没有离开,倘若他还留在齐国,情况是否会更好些?允哥儿去齐国,其实也多是因为他吧,如今他回来了,允哥儿却出了事,江亦行那个心整的像泡在苦水里一样,煎熬得快要活不下去。陈素也不能接受,可他冷静了两日,没有听到允哥儿传过来的消息,便化悲痛为力量,立荐陛下北伐。
陈素打头,其他官员也都鼎力支持,不论是与宋允知熟悉的,亦或是看不惯宋允知的,这回都是统一了战线。他们不是为了宋允知,而是为了自己,为了夏国。宋允知用自己的死,让这些偏安一隅的人看清了前路一一要想过得安稳,齐国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