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想和老夫子有话要聊,便让房间的人都下去了。梁川读书时并不出挑,又有几年了,老夫子甚至记不得太多关于他的事,一时好奇他要说什么。
梁川说,“学生有个不情之请还是请老夫子应允。”老夫子不解,“县令大人严重了,我一个半只脚踏入棺材的老人,不知有何处能帮到县令大人?”
梁川手指攥紧,轻抿了口茶,视线就落在茶杯之上,“本官今年才十六岁,在望县又举目无亲,虽有县令之名,可今后若要实施政令,又有多少人愿意听本官的命令。”
这是事实,老夫子也都明白,但小县令想听的明显不是实话,他道,“县令大人多虑了,您少年英…”
“老夫子还请听我说完。“梁川打断他,“这一路我想了许久,想到了个办法。”
顿了顿,道,“便是娶亲。娶了亲在百姓眼里,本官便是大人了。”他看着他,“至于这人选,本官还年少,却还是希望能找个稳重大方之人,方便与本官一同治理望县,最好还要是望县之人,因为对这里的事情更熟。梁川怕他还猜不出来,继续说,“另外还要读过书。”老夫子眼睛瞪大,猛的咳嗽一声,断断续续道,“县…县令大人您的意思是?”
他点头,“本官有心娶沈夫子为妻,若她不嫌弃本官年纪尚小,本官即日便请媒婆上门。”
老夫子,“…你你你,县令大人,孙女可是比您大上八岁。”他惊讶的连手都在哆嗦。
若不是他那个学生久久不回信,孙女可能连孩子都会读书了。梁川再次提醒,“本官便是需要个稳重之人,为本官坐镇后院。年岁倒是最不重要的事。”
他说的有理有据,虽是个讨巧的方式,但确实能让人将他当做个大人来看。况且,他一直想的不都是孙女嫁个官吗?十六岁的县太爷,模样俊俏,若不是年纪却是小了些,恐怕根本轮不到他孙女。沈老夫子想。“您先别急着回答我。“梁川川说,“夫子或许有别的考量,还请您问过她的意见后再告知与我。”
他将一封信放在桌子上,“这一并交给夫子。”老夫子呆呆的拿着信,他现在确信了,这县令根本不是为了他的授业恩师而来,而是为了他孙女而来。
若是梁川知道他的想法,他肯定会说。
不,他确实是为了授业恩师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