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句也没有!还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小人全都说!全都说!小人愿意当证人!愿意当证人!”
看着眼前判若两人的奸细,吕涣真不禁往后退了两步,沈猫儿却笑吟吟地看着这诡异的一幕,仿佛是在欣赏自己的佳作似的。
“这样一来,公审大会做证人的事,小娘子可放心了?”
“放......放心了。”眼前的男人额头上磕出了血,吕涣真赶紧叫看守的军士将他拉了起来,以免伤了性命。
“猫儿,你是怎么把他的嘴巴撬开的?”
“卑职只是......”
“算了算了,不用说了。”吕涣真一个激灵,赶紧挥挥手叫沈猫儿停下,“不用说了,能有口供,有证人,公审大会的核心就已经有了。”
“是。”
“至于其他证人,我来办吧,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最核心的口供和证人已经有了,可是公审大会,光有通鞑这一项罪名可不足以服众,要把百姓心中对大户们的积怨勾出来,才能有墙倒众人推的效果,才能杀得名正言顺。
于是,吕涣真召见了地头蛇耿仲明,他在本地不算大户,倒也颇有些人缘,镇江光复后在本地也积攒了些威望,用利益也能拉拢得住,心中想的无非是升官发财,比心思复杂的大户们好合作多了。
“坏事儿?真要说孙一亮他们做过的坏事儿,那可不少了。盘剥小商户、放高利贷、灾年收重租......啧啧啧,得有不少呢!”耿仲明如数家珍地说道,“怎的?小娘子打算对孙一亮他们动手?”
“对,不但要动手,还要公审。”
狡猾的耿仲明转了转眼珠子,马上就明白了,这吕小娘子估计是抓着了大户们的什么把柄,想要借着杀大户的机会笼络百姓们的人心。而熟悉本地民情的自己,理所应当的就成为了她求助的目标。
“卑职明白,明白。吕小娘子是希望卑职联络城中被大户们欺压过的百姓,在公审大会上一齐向大户们发难?”
“正是。”吕涣真眯起眼睛看着眼前的耿仲明,等着他开出价码。
“只是在下官职低微,说出的话恐不服众,堡里的辽兵弟兄们们......”
嗬,这是要官来了。不过吕涣真倒是料到了这一点。耿仲明虽说是立下了大功,可官职一直没升,原镇江守备的辽兵除了昌献奇的水兵,其他五十辽兵一直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吕涣真原本就计划让耿仲明掌管他们,如今既然他主动提出来了,便正好做个顺水人情。
“我任命你为辽兵队管队!”吕涣真当即承诺道,“掌管原镇江守备的五十辽兵,你看如何?”
“哎呀,如此,我耿仲明在堡里便可挺起腰杆子说话了!”耿仲明喜道,“卑职谢过吕小娘子了,联络百姓一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耿仲明欢天喜地的去了,吕涣真盯着他的背影陷入了沉思。耿仲明此人,一心往高处爬,日后要如何约束住,还真得费一番脑筋。
......
孙宅里,孙一亮正躺在安乐椅上,盘算着联络后金一事。
孙功已经被派了出去,这两日孙一亮派出小厮在城中多方打听,并没有什么风吹草动,想来是已经顺利出城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后金那边的回音了。
吕涣真初到镇江时,孙一亮他们只当朝廷大军马上跟着就到,加上当时吕涣真并未宣布镇江堡戒严,大户们的利益损害不大,组建理民局,未来在朝廷的眼里还能留下个“保境安民”的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如今情势可大不一样了。朝廷大军毫无踪影,鞑子大军压境,战事不知何时才能结束,镇江堡戒严,吕涣真这个黄毛丫头还执意要死守镇江。在如此条件下,镇江堡主动投降后金才最符合大户们的利益。
有了这主动献堡之功,鞑子们不会太过为难大户们的,至于镇江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