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外界要低的。
但是武帝不知道,他一直当是张天一作风奢侈。
这低成本的造纸方法张天一一直想等着以后机会合适才端出来。
现在天天树敌,以后怕是出点什么事,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又被群起而攻之了。
真有事搞不定了,自己这点家底那就是盾牌啊,用一面就少一面。
报纸的印刷倒也方便,齐国早就有了活字印刷,所以能及时的印出大量报纸还是没有问题的。
二来其实也用不到太大量,城里就那些读书人,圈子又小,大家完全可以互相传看,如此或许数千张就能满足整个京城的需求。
张天一担心的问题是,报纸一出肯定会影响甚大,若是事情闹大了八成会被收归国有,或是下令禁止。
总不能干到一半事情戛然而止,那就前功尽弃了。
借太子的手办报纸多少会稳妥一些。
高允恩不明所以,问道:“什么是报纸呢?”
张天一解释道:“报纸就如同邸报一样,但是它记录的是每天发生的大小事。”
“而且为了保证报纸的效果咱们得做日报,每天都要出一版报纸。”
高允恩还是有些不明白:“可这么做有什么意义么?京城里读书人就那么多,天下大小事要不了多久就传遍了。”
“而且每天都出一版,哪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写?”
张天一继续道:“当然有意义,需要写的也很多。殿下你要记住,人对正事儿其实是不感兴趣的。”
“大家最喜欢看的就是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我问你,你想不想知道陛下的内帑到底有多少钱呢?”
高允恩的眼睛亮了:“想!你知道?”
张天一摆手:“我也不知道,你看这就是了,虽然大家都没有陛下有钱,但是大家对陛下有多少钱这件事都很感兴趣。”
“由此推下来……李公家有多少钱?郑公家有多少钱?这些问题谁不好奇!”
“还有鸡长出了六根翅膀,母猪下了人崽,殿下好奇嘛?”
“好奇!”
“想不想看?”
“想看!”
张天一满意的点点头:“那就对了!这就是报纸的魅力之一,除了传递信息,还要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
“我们先可以雇佣一批读过书的人去大街小巷里游走,采集新闻,然后撰写到报纸上,每日刊登。”
“除了新闻,还可以让读书人投稿,刊登一些优美的诗句。”
“再想远一些呢?殿下想想他还能干嘛?”
张天一的眼睛里闪烁着贪婪的色彩。
高允恩毫不犹豫的答道:“还可以做广告,收商家钱!”
“噫!说的太好了!还可以收费采访呢。让那些有才华不得志的学子买一个扬名的机会!”
“如此下去,我们要赚翻了!”
张天一开始在院子里踱步,想象着后续报纸该如何利益最大化。
高允恩又开口问了:“对,你说的这些都很好,本宫也听懂了,可是该如何道德绑架,让群臣捐粮呢?”
张天一平复了一下心情:“殿下莫急,臣慢慢跟你说。”
“报纸,一定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有效,才会产生足够的影响力。”
“所以咱们一定要保证他的真实性,京城就这么大,如果造假,有心人一查,那么报纸影响力就会被极大削减。”
“所以,要成立专门的新闻组反复核查事件,确保正确才能发报。”
“刊登的诗词,也要成立专门的评判队伍进行打分,能登上去的一定是精品中的精品。”
“如此,要不了多久我们的口碑就能立起来。”
“此时我们就可以着手给朝堂上各大官员的存粮进行排榜,谁家有多少钱粮要一一记载清楚并排出名次。”
“到时候咱们就通过报纸逼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