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何等的荣幸。
“你叫什么名字?”
刘耀俯下身子,询问道:
“我……叫阿牛,从小……小小……在山里放牛。”
蒋琬有些不解的看着眼前的放牛娃。
“主公,我有些不解,您为什么费尽心血地要找一个口吃的放牛娃来?”
少年顿时有些生气说道:“将军为何……要以他人人人……之短为乐?非君君子也!”
“你放肆!”
蒋琬顿时有些不高兴。
“诶!子琰,你和一个小孩子较什么劲啊?”
“阿牛啊,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知道我为什么叫你来吗?”
阿牛摇了摇头。
“那是因为,我在攻取南阳之时,晚上做了一个梦,梦中的我先祖告诉我,有两名孩童必成大器,其中一人在南阳,还有人尚在天水。”
“你年龄如此之小,能有这份学识,假以时日必然是栋梁之才。”
“不知你现在何人教导?”
邓母小心地回答道:“家道中落,一直都是妾身教导他读书识字,希望他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保家卫国。”
刘耀认可地点了点头。
“妇人守贫教子,颇有孟母之风范。”
“我有意看重这个孩子,我想让他追随一位学识深厚的老师,不知您看。”
邓母顿时有些激动的看着刘耀。
“大人!小儿!虽然言语有些木讷,但是一点就通。”
刘耀点了点头。
“虽然令郎气质淳朴,虽然有些口吃,不如换个名字艾草寓意健康祝福,让他健康成长,不如就叫邓艾吧?”
“多谢大人!此名!”
邓母顿时有些受宠若惊,连忙拉着儿子下跪。
阿牛现在还有些不明所以,但是见到刘耀充满善意,便跟着母亲跪下乖乖磕头。
“哈哈哈,两位,从此之后,就在襄阳城住下,会有专人照顾你们的生活,令郎的学习我会让专人去培养的。”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您的大恩,我们母子二人必当涌泉相报!”
邓艾母子连连向着刘耀致谢,说到最后,忍不住痛哭了起来,为了这个孩子,这些年他们吃尽了苦头,如今总算是熬出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