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为了小女儿的『奶』水,为了让自己几个闺女有饭吃,只能进厨房做饭,幸好大女儿范大丫已经九岁了,懂事了,还能帮着她烧火。
就算做饭,杨家晌午就是煮的糙米粥,还有炒的萝卜丝。
说是炒萝卜丝,跟水煮差不多,里面丁点油水都没。
杨小刚有手捕鱼的好手艺,每个月凭着捕鱼去镇上卖,能有个四五百文钱。
可要交给范太太一百文钱,剩下三四百文钱养活一家七口人,日子过的紧巴巴的,顿顿都是吃糙米啃萝卜,四个闺女一个比一个瘦。
杨氏想去镇上做些活计补贴家用都不成,因为小女儿年龄还太小,交给大女儿带她也不放心,现在还有范婆子想要小女儿的命,她更加不敢离开小女儿。
杨氏晚上跟小女儿和丈夫睡一间屋子。
其他三个女儿睡在另外间屋子里。
范婆子单独一间屋。
范婆子晚上过来看小丫,杨氏都拦着,范婆子骂骂咧咧道:“我又不是故意把她丢山里头的,还不是想让你们生个儿子才这么做的,就是因为你们一直生闺女,现在儿子都不敢来了,只要小丫没了,其他的女胎自然不敢投到你,人家都说扎针生男孩,我这都没小丫扎针,还不是心疼小丫,就是把小丫丢山里吓唬吓唬那些来投胎的女娃儿们。”
杨氏根本不信婆婆的话。
这么大年纪,不知道把个半岁的婴孩丢在弥山那种地方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婆婆就是想要小丫死!
杨氏不听婆婆说话,背过身子拍着小丫哄小丫入睡。
范婆子状,臭骂了儿媳一句,这才离开。
第二天,杨氏起来,背着小丫去河边浆洗衣物。
她现在出门浆洗衣物都要背着小丫,就被遭范婆子的毒手。
河边竟很多人议论范婆子扔小孙女的事儿,还过来问杨氏,杨氏微楞,“你们从哪听来的?”
有人告诉杨氏,“不就是你们隔壁马家里,马老婆子昨儿在院里听你家当家的吼叫,问你婆婆把小丫弄哪去了呢……”
杨氏懂了,原来是丈夫跟婆婆吵架问小丫下落时被隔壁马老婆子听了去。
马老婆子跟范婆子年岁相当,但马老婆子特别心善,有时候看小丫,还会把家里红糖杨氏一些,让她小丫泡点糖水喝喝。
马老婆子是看不惯范婆子,所以才把这事儿嚷嚷开的,就是希望村里的人能谴责范婆子,让她不敢再对小孙女做些什么了。
杨氏回家后,范婆子已经知道全村都在议论她扔小丫,想要小丫命的事情。
范婆子把怒气全都发泄在儿媳身上,对着儿媳就是一顿臭骂。
杨氏并不搭理她。
就这样过了两天,范婆子骂了儿媳两天。
杨氏一直不理她。
这天晌午,杨氏过去厨房做饭,这会儿小女儿刚吃完『奶』水睡下,杨氏让大女儿进屋去照看下小丫,她则去厨房了。
过了会儿,杨氏忽地听见自己睡的那屋传来一声尖叫,是范婆子的声音。
杨氏脸『色』一变,顾不得厨房里面的事儿,慌张跑回房里,范婆子正惊疑不定瞪着小丫。
到杨氏进来,范婆子尖声叫道:“这根本不是我们家小丫,是你从山里面抱回来的精怪!小丫肯定早被山里面的精怪给吃掉了,这精怪就变成小丫的模样来我们家,迟早也会把我们一家子都给吃掉!”
杨氏脸『色』大变,“你胡说什么,这就是我的小丫,我在弥山找到小丫时,小丫浑身滚的都是泥土,明明是你把小丫给丢到弥山里面的,你现在竟然还说小丫是精怪变的,我看你才是精怪变的,黑了心肝!”
范婆子还在尖叫,“那为什么我用针扎她……”
说到这里,范婆子陡然住口。
杨氏目眦尽裂,她颤声道:“你,你说什么?你用针对小丫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