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中安心发育,不为钱财发愁,季琳琅是有贡献的。所以越殊没有做出大过年不回家、住旅馆的幼稚行为。这种叛逆少年一样的作风,只会打破目前双方相安无事的默契,以季琳琅一点就着的性格,简直是自找麻烦。
他只想安安静静地读完高中,并不想在羽翼未丰的未成年阶段上演家庭伦理大戏。
果不其然,见越殊回来过年,季琳琅只在嘴上念了他几句,诸如“住校之后就一去不回,周末都不想着回家看看,平时也没个电话问候”之类的指责,有继父张宏在边上打圆场,些许小事也就这么过去了。“孩子回来就好,一家人嘛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能过个团圆年就是幸福美满。”
张宏笑呵呵的,用一句话终止季琳琅的抱怨,也算是表达对越殊回来过年的欢迎。
由于饭卡之事对儿子心存些许愧疚的季琳琅,难得容忍度上升,没有再念叨下去。
越殊自然不会再做口舌之争。
年前半个月,日子风平浪静。
越殊依旧坚持早晚锻炼,其他时间要么在房间自学,要么去图书馆看书,偶尔在季琳琅指挥下帮忙干干活,在张然写寒假作业遇到难题找他询问时,他也不吝指点一二。
在邻居们看来这无疑是个和谐美满的重组家庭:父母恩爱,工作稳定。长子优秀,幼子乖巧。他们的未来肉眼可见的光明。过年期间往来的亲戚同样如此认为。哪怕是继父这边的亲戚,得知越殊出色的成绩,都是纷纷夸赞夫妻俩养了个好儿子。季琳琅被夸得眉开眼笑,再看这个儿子时,恨屋及乌的迁怒都散去不少。随着时间推移,走出阴影的她意识到,虽然被渣男污染了基因,但儿子还是更像她的嘛。
继父张宏同样高兴不已。
虽然他对继子没有感情,但人世无常,万一继子将来出息了,也能拉拔张然一把。
而张然从前与这位沉默寡言的继兄接触不多,被越殊辅导了几天功课,渐渐崇拜起他来。见越殊被轮番夸奖,他小小吃味了几把,又忍不住生出“这是我哥"的自豪。
至于越殊本人……
他只用在旁边静静微笑就好。
这个重组家庭的每个人都知道,彼此之间早已裂开一道裂痕。只是其他人都以为裂痕可以修补,而越殊心知破镜再难重圆。记恨父母、与之闹得水火不容,远远不至于。但让他像从前那样继续爱他们也不可能。
严格来讲,他们尽到了抚养义务,不是不可救药的父母。他们只是不够爱他而已。
幸而越殊如今也是如此。
如今他最爱的是他自己。
越殊就这样自如地扮演着重组家庭中的一员,只是母亲的位置在他心中已经后移。
回张家过年,对他而言与走亲戚差不多。他可以心平气和地面对家中每一个人。
人要学会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记忆宫殿中,属于季珏的房间灯火通明。越来越多美好的回忆取代了晦涩的心事。
度过一个安逸的新年,越殊收获了大几千压岁钱。重新返校时,他堪称满载而归。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班主任郁老师便挂上了高考倒计时,给假期放飞自我的学生都上紧了弦,将新年松弛的气氛一扫而空。同学们哀声载道:“老班真不做人,整整一年半,还有整整一年半才高考啊!”
嘴上这样说,等抬头看见挂在黑板旁边的数字,面对各科老师精心准备的话术,一帮少年人还是忍不住紧张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少有人不受影响。越殊是少数不受影响的人之一。
且不说他已经决定走竞赛保送的路线,就算保送不成,正常参加高考他更不用愁。
况且学校没准更希望他选择高考,为青澜一中创造一个刷新纪录的状元荣誉
遗憾的是,越殊决心已定。
尽管决心通过生物竞赛保送,但日常的学习与校队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