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看其他的小说,这一篇就足以让读者们觉得花十几块买这本杂志很值了。
一直盯着豆芽网的编辑们,终于等来了第一条评价。
一个叫莫风的读者评论道:
“《流浪蓝星》实在太好看了啊,绝绝子,吹爆,墙裂推荐!”
仿佛信号枪打响。
一条条评论,宛若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全是好评。
隔着屏幕,大家都能感受到读者们对这篇小说发自内心的喜爱。
“《流浪蓝星》太好看了吧!”
“《流浪》我是跪着读完的!”
“这就是科幻!?”
“因为《流浪蓝星》我给这一期的杂志打满分!”
“十分好评给《流浪蓝星》!”
“脑洞太大了!”
“安之太牛了,兼具科学幻想的想象力,以及打动人心的人文力量!”
“……”
众编辑在
长舒了一口气之余,也颇感意外和震惊。
相较于宫斗、言情、青春等常见的类型,科幻是拥有一点阅读门槛的。
但没想到,读者们竟然这么喜欢。
只能说,好的故事,本身就拥有力量。
但也有人插科打诨。
“建议以后《科幻世界》只发安之的科幻就行了,其他的小说,和《流浪蓝星》根本不在一个段位上好吗?”
“我愿意用本期杂志的其他作者的所有作品,换安之一篇科幻新作。”
“两篇安之的科幻就好,我愿意花两倍的价格购买!”
看到这里,不少编辑都是嘴角一抽。
“哎呀,这评论,要是让其他作者看到,影响团结啊!”
也有人一本正经地分析,从技法、从思想内涵认真地探讨。
“安之的《流浪蓝星》故事好像都透露着一份悲观主义,对人性的悲观,但是真正触及我的是,他所给予的在那磅礴黑暗中的一丝微弱亮光。”
“表面上的主角是科技,而实际上却是人性。安之给了我极大的满足和震慑,世界异变的宏观背景下,常规的价值观和举措变得无能为力而意义堪忧,这时候还有什么值得坚持,就成了终极哲学命题。”
“……”
好评!
全是好评!
至于灾变之下,全球各国组建联合政府的设定,竟然没有人提及。
仿佛这是理
所当然的。
这个设定,与现如今的世界形势完全违背,但读者们都觉得理所当然,逻辑自洽!
当面临灭世危机的时候,就应该拧成一股绳集中力量办大事啊。
豆芽网上好评人数不断增加,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买了杂志,看到这篇小说。
开始出圈!
微聊朋友圈。
好几个文学类的公众号,都点评了这篇小说,高度赞扬,从头吹到尾。
点击量转发量很高,篇篇10万+,广告费赚到手软。
你要是不转发下《流浪蓝星》的书评,再点评几句,都显得不够潮流,不够有文化。
自媒体人立刻找到了流量密码,纷纷蹭热度,一篇接一篇的书评被炮制出来,引发更多读者的关注。
微博上。
沈浪的三个马甲号,都推荐了这篇小说。
立刻花季皇朝跟上,圈内的朋友也都转发和评论。
和沈浪有过合作的《文艺报》、教育部、妇联以及幸福部,都在自媒体矩阵上推介和点赞这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