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铺了张厚实的毯子,把杂七杂八的物件儿都一股脑儿的铺在上面。
这明摆着就是为了省事儿少麻烦,直接就推了车子出来了。
摊主是个中年的干瘦男人,躬着个身子,脸膛泛红,像个煮熟了的大虾。
他手里捧着一个搪瓷大茶缸子,看到有人过来往他的摊儿
上张望,就乐呵呵的跟人打招呼。
罗程金尊玉贵的长了这么大,还从来没见过这种带斗的三轮车。
一时稀罕,脸上带着好奇的笑就凑了上去。
那摊主见有人过来了,还是个穿着名牌儿的年轻小伙。
他条件反射就觉得这是条大肥羊,脸上就笑得更欢了。
“这位小哥儿,一看你就识货。”
“你别看我这个摊子不太显眼,可咱这摊子上可是出过大漏儿的地方啊。”
“有好些人都在我这个摊子上,捡漏发了大财啊。”
陈林三人见他说得怪有意思,便停下了脚。
“哦?你这摊子上还出过大漏?”罗程根本不信。
摊主把胸口拍得当当响,张口就吹牛:
“就两个月前,有人在我这买了一尊佛像的手把件儿。”
“本来还以为是不值钱的玉石,结果人家回去找人鉴定了一下。”
“那竟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开光宝玉,这可赚大发了。”
“200块钱从我这买走的,转手就卖了20多万呐。”
陈林一听差点儿没笑出声儿来。
他笑着跟那摊主说道:“这敢情您是个现代的活雷锋啊。”
专供别人捡漏发大财,自己穷得在这摆摊
儿贴补家用。
这世界上还有这种好人?这还真是活久见啊……
虽然这摊主说话水份太大,但是这在古玩市场里,尤其是摆散摊儿的这里,是非常平常的事儿。
吹吹牛图个乐呵,也没人会认真计较话里的真假。
陈林往他车子上的那些货看过去。
鸡零狗碎儿的啥都有,什么古钱币、小鼻烟壶、各式碗碟、花瓶古籍。
就跟个杂货商店似的,可惜没一件儿是真的。
陈林看着光屏上蹦出的那些物件儿的价钱,没有一件超过50块的。
要不是还想着给人老板留点儿面子,陈林能直接笑死。
罗程虽然眼力不及陈林,但好歹也是学过的,眼力比一般人要好。
他看这满满的杂货,就知道根本不可能有好东西。
不过,他还是随口就问了一句。
“老板,你这儿除了这些,还有其它的好东西吗?”
“老一点儿的,你车子里的这些也太新了。”
罗程的意思就是,老板你车上这些都是新做的,拿点儿老物件儿出来。
咱是懂行的,别糊弄傻小子行不行?
摊主听懂了罗程的话中话,他不由得看了陈林三人一眼。
哟,他这是碰上懂行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