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以后,两人分道扬镳,谁也没主动提刚才看到那一幕。
第二日正巧是周五放学早,苏茜正好有时间把昨晚抓的小龙虾给做了。
想着江靖宇毕竟出了力,苏茜大方的叫上了他,顺便喊了李建。
要说这李建,以前在这苏家村虽然不算啥小透明,撑死了也就一普通孩子。
可人家这次从南方回来,瞬间就成了村里的香饽饽。
大家都传他在南方挣着大钱了,几千块钱的拖拉机说买就买,眼睛都不眨一下,老有钱了。那衣服也穿得潮流,一看就不便宜!
关键人家挣钱了还不跟乡里乡亲的端架子,村长家大女儿遇上那事,他跑前跑后的帮忙。
平时遇到村里的孩子也老散糖。
据说他这次回来就是想在县城做生意的,没瞧着这几日有事没事就往县城跑,跟柴油不要钱似的。
村民们有啥事要坐他的车进城,他也乐呵呵的应下,都不带耍脸子的。
这段时间李建与苏颖齐名,都成了村口情报站的重要谈资。
说起苏颖除了少数几个尖酸刻薄的,大多都是抱有同情的。说她命不好,遇上了那么狠的婆婆和立不起来的丈夫,在婆家没少吃苦。
如今离婚了,还带着两个孩子,以后的日子还不知道要苦成什么样呢。
说起李建,大多数都是羡慕的口吻。说这孩子以前多苦啊,现在终于熬出来了,出息了,不容易之类的话。
李建的回归,不仅引得村里的老奶奶大婶子们张罗着给他介绍对象,也引得村里的年轻人有些浮动,总是有意无意的像他打听南方的情况。
苏茜喊李建吃饭,一是为了感谢他之前帮忙,二来也是为了打探一下南方如今的情况。
她这几日也仔细的想过了,想要开源,光靠教书和要那点债显然是行不通的。
生于八十年代的风口,熟知未来的走向,不做点生意都对不住自己。
现在的科技还没有以后发达,也没有后世那么多琳琅满目的商店。现在虽然改革开放了,取消了计划经济,但街上的私人店铺也不多,基本都与衣食住行有关。
开旅馆和卖自行车成本都太高,苏茜直接就排除了,剩下就剩下衣和食了。
她做的菜虽然好吃,可也没达到让人食之难忘让人念念不忘的地步。
她想过卖龙虾,可开饭馆成本也不低,而且还很累。
对于一个能躺着绝对不站着,一心只想摆烂享福的苏茜而言,开饭馆这种累人的营生绝对不会是她的首选。
最终,她把目标落在了衣上面。
从村里那群年轻人瞧着李建的花衬衫喇叭裤一脸羡慕的模样,苏茜看到了服装行业的美好前景。
时尚的春风已经随着一部部电影的爆火吹进了内陆,让接受能力最强的年轻人的审美慢慢的改变。
苏茜没从事过服装行业,毕竟末世来临之前她可是坚决做一个混吃等死的幸福富二代,绝不脑袋发抽的搞创业或者继承家业这种随时都有可能弄得家里破产的幺蛾子。
至于她爸是由股市发家后赶上了房地产的风口一飞冲天,最后在房地产进入冬天之前提前抽身,还不忘投资ai技术让自己的身价又暴涨了不少。
而后来父亲去世,末世来临,苏茜从单纯的富家千金被迫成长,整日都忙着填饱自己的肚子,自然也没时间学做生意。
当然也是没机会,毕竟丧尸可没心思跟她做生意,他们只对如何撕碎她感兴趣。
但她大学修的设计,还曾经出国留学。
虽然没有认真学学了个半吊子,但如何设计衣服还是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