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人尖叫起来:“有动静,是谁,我看到那里有人!”
这人的叫声让大家都惊慌起来,一个人拿着手电照向发出声响的地方,看看地上,是砖头滑落下来发出的响声。
洞里用砖石建造了隔间和仓库,这些砖石年久失修,有滑落倒塌也在情理之中。
有人抱怨:“进来就够心惊胆战的,你这一叫,我的小心肝差点飞出来,拜托,下次能不能看清了再尖叫!”
简皓在大家帮忙照明下,把内部的一些房间仓库认真地记录下来。
拍照的时候,简皓看到地上有一个金属制品在电筒的光亮下闪着金色的光泽。
他蹲下身去,拨开上面的几块碎石,捡起一根细长的,比签字笔略细一点的黄色金属制品。上面有一层厚厚的灰,轻轻地擦掉上面的灰,他问:“你们有谁认识这是什么?”
有人接过来看了看:“这看上去像现代制品,而且摸着的硬度,肯定不是黄金。”
有人扭动了一下,
中间竟然有条连接缝,试着往两端拉开,金属杆里藏着的竟然是针。
有人惊喜:“这是以前的老物件,我奶奶就有一个跟这很像的针筒,针筒的下端还吊了两个同色的小铃铛。这个没有,估计是属于男士款。”
简皓开始发挥他的想象:“那个时候针属于随身携带物,这个针筒的主人正准备把它拿出来修补一下自己破掉的袖口。突然组长走进来,吩咐大家赶紧把打包好的物资搬出去,等待车辆运走。”
“这个人就将针筒随手放在这里,想着搬完物资再回来接着补衣服。当他把物资搬上车的时候,也被同事随手拉上了车,让他一起护送。”
“至于为什么他没有回来拿,有可能路上出了意外,还有可能它被主人遗忘了,所以这么多年,它一直静静地躺在这里,等待着它的主人再次出现。”
有人笑起来:“你还真能编故事。”
“我认为故事是每个器物的灵魂,没有故事,它就是死物。有了故事,它才鲜活,才会引吸人去了解它,珍视它。这也是发展文旅最重要的因素。”
蒋乐俊笑着说:“它等来的主人,就是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