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岳西很不甘心地说:“这样的话,塔拉瓦几千将士就成弃子了。”
“在瑙鲁的空军部队会全力予以支援,不算放弃。”林羲淡淡道。
一直默然旁观的朱泠婧平静地说道:“不能乱了方寸、朝令夕改,总方略必须坚定。”
这时,周长风又提醒道:“舰队帮不了,但潜艇可以多派几艘过去,能浑水摸鱼几个战果也好。”
“正有此意。”董鉴点头表示赞同。
紧急召开的御前会议结束了。
因为大明海军舰队主力都在相隔万里的阿留申群岛,远水难解近渴,吉尔伯特群岛附近无舰可调,没法解围。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航空兵和地面部队能够挫败来犯之敌。
周长风很早就阐明了太平洋战场岛屿争夺战的本质孤立无援的岛屿失陷只是时间问题,机动舰队才是关键力量。
正因如此,除个别节点以外完全没必要囤积重兵辽阔的太平洋上大大小小的岛屿成千上万,不可能面面俱到。
他的观点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同。
在这样的指导方针下,明军仅在个别重要岛屿上部署了正儿八经的防守力量,其余战略价值不大的岛屿都不强。
多数岛屿仅部署有一个守御分队,通常是一个加强步兵队,配属一个战车排四辆轻型坦克,总兵力不超过二百人,其余的数十人都是气象、水文、导航、地勤等等勤务人员。
周长风选择这个规模的守备部队是故意而为,因为这一两百号人正好可以凭自身解决美军借助潜艇派出的突击队。
一座小小的岛屿能独自“过滤”掉这种程度的袭击就足够了,毕竟更大规模的登陆战又不是说发动就能发动。
与之相比,重要战略节点的防守力量就要强大多了,往往都有师级规模的部队。
塔拉瓦环礁作为吉尔伯特群岛最关键的地方,理应部署强大的防守力量。
可是,这一组环礁太狭窄了,实在无法部署重兵。
最大的贝蒂欧岛只有多大呢?东西长约37㎞、南北宽约05㎞,总面积仅仅只有可怜的118k而已,后世一些大学的校园面积都几倍于此。
塔拉瓦环礁的布防兵力配置是周长风亲自草拟的,费了不少心思。
迄今,塔拉瓦守御指挥使司下辖作战单位序列为:
陆军方面,三个步兵营、一个工兵营、一个山炮营、一个突击炮队、一个战车队,还有防化排和宪兵排各一,计约四千人。
海军方面,一个岸防炮营,计约五百人。
空军方面,一个高射炮营,计约六百人。
这不包含空军和海军的勤务单位,以及南洋土著劳工,他们总计有约一千人。
1月29日当天中午,又有几道来自前线的电讯发来。
只是这次发来电讯的是豪客岛和贝克岛塔拉瓦环礁以东1100㎞处的两座小岛,明军在上边建有备降机场、水上飞机码头、气象观测站,都只有两三百人。
他们声称遭到美军飞机攻击,发现一支分遣舰队在高速逼近。
1月30日早晨,两座小岛先后报告大量敌人正在登陆,守军正与之交战。
这天中午,大都督府收到来自贝克岛的绝电,报告已失去有效抵抗能力,绝电发出后将破坏电台及通信密码文件;豪客岛次之,只晚了两个小时。
≈t;divcassntentadv≈gt;同一天,从塔拉瓦环礁、马金环礁、瑙鲁岛升空的明军岸基航空兵开始攻击来犯之敌。
当日总计出击262架次,自身损失35架,击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