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后明余晖> 第四〇〇章 试制突击炮设计;胥吏的常规操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〇〇章 试制突击炮设计;胥吏的常规操作(3 / 4)

长度48米,宽度235米,预估战斗全重68吨。

车体正面为相对于法线30°倾角的12㎜倾斜装甲,车体侧面为呈“〈”和“〉”形状布置的12㎜倾斜装甲。

表面硬化装甲钢很适合这类轻型车辆,比如同样是抵御127㎜机枪弹,表面硬化钢所需的厚度要比均质钢更薄。

不过,表面硬化钢的焊接难度较大,很考验工厂的焊接技术水平。

扬越公司这两年在焊接技术上取得了可观的进步,所以设计团队便尝试应用焊接工艺。

如果质量不过关,那就暂时先改回铆接。

双人炮塔为六角形,前三个面为20㎜、后三个面为10㎜,均有15°倾角,计划采用两种工艺。

一类炮塔为焊接,二类炮塔则改用铸造工艺。为了弥补抗弹能力下降,铸造炮塔各个面的厚度都统一增加2㎜。

另外在炮塔正面还有炮盾,为一块25㎜厚度的均质钢装甲。如果运气好的话,这个炮盾可以挡下远距离击中的小口径穿甲弹。

动力配置计划搭载一台骏达公司出产的v形八缸风冷汽油机,最大输出动力95匹马力,四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最大行程300㎞。

周长风凭直觉认为一辆将近七吨的装甲车只依靠这样的小引擎是不够的,“还不到一百匹马力吗?恐怕不够吧?变速箱提供的扭矩呢?”

“扭矩能到三百牛米,理论上是够的。”这负责人推了推眼镜,无奈道:“呃…周待诏,眼下能量产的引擎里只有这个可选了,迅捷公司倒是有种一百一十匹的,只是尺寸超了塞不下。”

现有条件本就一般,还要想方设法的达到甲方提出的种种苛刻要求,既要便宜又要好用,实在是难啊,差不多都快到闻者伤心见者落泪的地步了。

对此周长风也只能感叹一句世事不易,拱手行礼致意了。

大明陆军计划将这型装甲车用作两个用途,一是提供给步兵部队当作机动支援火力——就像其名称一样。

此类车型将搭载一门十二式80㎜山炮,与其让这种老旧火炮放在仓库吃灰,不如废物利用,反正就性能而言非常合适。

杀爆弹重68㎏,初速390/s,后座行程较短,相当契合双人炮塔那本就不富裕的空间。

另一类车型则是作为装甲侦察车,执行纵深侦察和火力侦察任务,将搭载一门改造后的厄利孔s-cal60型20㎜高射炮。

明军很喜欢这种轻便好用的小口径机炮,当年买了上千门,又自产了几千门。

在许多次边境冲突中,沙俄军队都因此吃了大亏,以至于不得不自己也向瑞士人购买一批来对抗。

试想一下,在边陲之地的荒原和丘陵之间,当看到占据着远处一座小山包的明军突然架起了几门高射炮咚咚咚的扫射时,可想而知俄国人有多绝望。

这几年随着新型的三四式高射炮大量投产入役,许多厄利孔高射炮退役封存,如今它们终于又有了再次上阵的机会。

“伱们真的很会当家做主,这些东西开发新的也提升不了多少效能,确实不如直接用现成的老东西。”周长风如是赞叹道。

“唉,谁乐意这样精打细算呢?等以后发达了,我等也要试试大手大脚花钱的滋味。”

接下来的两天里,周某人完成了此次前来武汉的本职工作,接着又陪夏筱诗登临黄鹤楼游览了一番,随后就准备启程返京了。

也是在这一天,在数百里外的衡山县……

石湾镇北边的一个村子口此刻林林总总聚拢了数十人,如果再算上凑热闹的小孩子那就要破百了。

“突突突”的声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