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皮儿这玩意儿虽说做起来挺容易,但你要是不知道,还真不一定能做的出来。
我指挥着我妈,又是揉,又是醒,又是洗,折腾了一晚上,终于把面浆弄好了。
“行了,睡觉吧,明天早上一蒸就好了。”
第二天一早,我妈在我的指挥下终于把凉皮儿做了出来。
不过,家里没合适的工具,摊的有点厚了,但是味道肯定还是没问题的。
我妈吃的也是连连点头。
“我得赶着上午再做出来点,下午给桂芹和湘兰送过去,让她们也尝尝。”
这我就不管了,不过我倒是跟我妈建议去找街上打白铁皮水桶的人把鏊子做的大点,比照着蒸笼的大小做,那样才不浪费。
于是,就在我回学校拿了暑假作业,准备去京城探亲的时候,我妈的“三姐凉皮店”开业了。
桂芹阿姨和湘兰阿姨是合伙,还是纯打工,我懒得多问。
家里边已经有两个未来前景广大的企业了,我妈这个如果也照着做大做强去考虑,将来非把我累死不可。
就让三个中年妇女折腾去吧,反正怎么地也能挣回来工资的。
还有一件趣事。
“三姐”,原本是三姐妹的意思,但来吃凉皮的人叫着叫着,就变成她们三个人代称了,而且三个人全都是“三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