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乾隆二十六年三月六日。
钦天监挑选的黄道吉日。
乾隆率满朝文武在紫禁城天坛广场焚香祭天。
公布了讨伐缅甸贡榜王朝的的缴文,列举缅甸贡榜王朝君主雍籍牙十一项罪状。
天坛广场,龙旗招展,彩旗飘飘,在微风中发出阵阵猎响。
广场四周摆满了鼓、编钟、埙、缶、筑、排箫等各种乐器。
一些赤·裸着上半身,头绑红巾满身肥膘的大汉,正表情严肃的站在大鼓前,用力挥舞着手中鼓槌。
有节奏的敲击,发出“嘭嘭嘭——”震天动地的鼓声。
一万巡捕营将士整军待发,其将领是秦梁熟悉的周远。
自从候常被杀头,周远就成了巡捕营总统领,掌管五万巡捕营。
此次对缅,是主动征伐。
所以乾隆才会命京师前去清缅边境,打服贡榜王朝,将其彻底纳入大清版图。
一系列繁缛礼节走完后,身穿礼服的乾隆扭头问身边李玉:
“秦梁的战狼军准备好了没有?”
“回万岁爷,秦侍读已准备妥当,随时可同大军一同出发,征伐缅甸!”
乾隆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接着,他转身看着天坛广场黑压压的一片人头,顿生豪迈,满腔热血从血脉中喷张。
看呐!这是朕的大清将士!
乾隆心潮澎湃,气沉丹田,大声喊道:
“将士们,今天注定是荣誉的一天,缅甸撮尔小国,竟敢数次犯我大清边疆,如今尔等去,将代表朕,代表大清,代表全天下百姓,开疆拓土,立万世不业之功!”
“皇上万岁——大清万岁——”
将士们涨红了脸,一上一下的举起手中长矛,大声呼喊。
一万人汇聚起来的吼声,几乎要凝成实质,气冲云霄。
就连京城的百姓都听的清清楚楚,对这场征缅战争评头论足。
“皇上这是要去打哪儿?”
“听说是一个叫缅甸的小国,屡犯我大清边境!”
“嗬!还真有这不怕死的番邦呢,怪不得乾隆爷如此大费周章。”
“对了,缅甸在哪?”
“好像是在云南那边,东南亚!”
“东南亚?还真没听说过,那地方怎么样?”
“听说那里穷山恶水,到处都是毒虫蚊蚁,乌烟瘴气…不过倒是老天爷赏饭吃,水稻一年三熟哩!”
“嗬?这一年得产多少粮食?咱大清都没有这么好的地儿!”
“所以啊,乾隆爷若是将那儿打下来,这水稻一年三熟的地儿,还不是咱大清的土地了?”
……
缅甸水稻一年三熟的消息,在民间不胫而走。
乾隆的宣传工作做的还是很到位的。
只不过百姓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想着去征服,而是惊讶于缅甸的土壤肥沃,气候适宜。
再然后才联想着打仗会死人、国库会空虚…
可见大清的百姓崇尚的观念还是,固土守己。
此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晌午时分,乾隆给众将士赐了践行酒,大军正式开拔。
秦梁这边,战狼军也已经准备妥当。
一共两千五百名士兵,每人肩扛一支铮亮的“狼式”步枪,明晃晃的刺刀慑人心寒。
整齐划一的军装、精良的装备,斗志昂扬的恢宏气势,震撼人心。
“全体都有,向左转——”
“齐步跑——”
“踏踏踏——”
全体战狼军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跨出校场,朝城门口奔去。
那里,周远的一万大军早已经等候多时。
至于保护伞基地的守卫,秦梁已经让王剑去安排了。
这些时间来,他手底下的一支安保队也已经发展到五百人的规模。
这五百人勤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