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抬手挠了挠头。
“不记得便算了。”黎夏摆了下手,“玉竹,你记得么?”
她看着玉竹,开口问道。
“奴婢倒是记得,就是不知道那个位置经过两年有没有变化?”玉竹眨了眨眼眸道:“奴婢也许久没有得知苟儿小兄弟的消息了,不晓得他们祖孙二人是不是搬离了这里?”
她不确定的说道。
“玉竹说的也有道理。”
黎夏点了点头。
“现在也只有去他们原来住的地方碰碰运气了,要是他们俩离开了就算了。”她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不过同时,黎夏也为苟儿祖孙俩感到高兴。
若是他们真能离开,想必也是生活上过得去了,便再也无需居无定所,靠乞讨为生了。
“嗯嗯,好。”
茯苓和玉竹统一点头应道。
决定好了的三人,翌日就出发了。
黎夏向嬷嬷嘱咐了一些大小宝需要注意的事项。
完成一切以后,她们三人走出了小院。
黎夏不认得路,她只好跟在玉竹的身旁,一同径直前行。
几人走了两刻钟之久,玉竹终于停了下来。
“小姐,再走两步,前面那座小院就是了。”
她抬起手,指了指前面不远处,出现的一座雅致的小院。
黎夏听到玉竹的话,这才有了闲心,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看样子禁卫军是花了心思找的。
这里没有处在闹市,环境相对安静,周围景色优美,非常适合苟儿带着他那位要修养身体的祖母居住。
“茯苓,你去叩门。”
黎夏抬了抬下颌。
“是,奴婢知道了。”茯苓点头道。
“叩叩叩——”
茯苓听黎夏的吩咐,站到了小院的大门前,抬手轻轻扣着门环。
“谁呀?”
小院内传出了一道中气十足的嗓音。
饶是快两年没有听到了,黎夏却依然能判断出,这是苟儿祖母的声音。
“吱呀——”大门从内被推开来了。
一个头发灰白的老妪,微微驼着背,走了出来。
“你们是……夫人?你是夫人对不对?”
老妪在看到敲门的茯苓还觉得有点面生,抬眸之际,她望见了一旁的黎夏,神情瞬间激动了起来。
“老婆婆,好久不见,你身体可还好?”黎夏看到她认出了自己,浅笑的和老妪打了个招呼。
“多亏了夫人,老婆子我才能活到至今。”
老妪抹了抹眼泪,想起了当年,她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那时候自己病入膏肓,脑子还时常糊涂。
说真的,没有这位夫人的搭把手。
她怕是早就入土了。
“老婆婆言重了,我也没做什么,不过是些举手之劳的小忙。都是苟儿的善举感动了老天爷,更感动了我。”
黎夏开口道。
“人要向前看,不要总是停留在过往。以前再怎么苦也是过去式了,只要现在的日子过好就行了。”
老妪抬手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珠,“夫人说的是,托夫人的福,老婆子我如今过的可是神仙日子,知足了。”
她满足的露出了一抹笑。
“瞧我这脑子,夫人莫见怪,这人老了,记性就不太好,老婆子都忘了让开道,让夫人进来。”老妪懊恼的说道。
她赶忙退到一旁,让出了大门的位置。
“没关系,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