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裤裙与裤装,总之就是怎么方便怎么舒服怎么来。
刘宋文人气得个个发抖,说是反了天了!女儿家没有女儿家的模样,如此一来阴阳颠倒、牝鸡司晨,怕是世道即将倾覆!有些地方甚至了衣装不够有“女儿样”的女子处以私刑的事情发生。
但刘宋的女儿家们并没有被私刑、被文人的口水给吓怕了。越是有人想用私刑对待他们认为不够乖顺的女子,越是有更多的女子开始了反抗。
从高门开始,在女冠子们的帮助之下,许多女子逃往了长安,并在长安工作生活、生根发芽。
“花木”是北魏叛徒,哪怕她的女儿证明了她私奔的罪名是莫须有的罪过,在她帮着赫连珠复国之后,花木兰还是成了叛徒的代名词。
花木兰虽是北魏叛徒,在女子们的心中却不仅仅是个叛徒。北魏的宗室女不敢像刘宋女子那般大张旗鼓地改变,且鲜卑女子本在社会中的地位就要比刘宋女子在社会中的地位要高些。不是穿胡服还是练弓马,这些是鲜卑宗室女过去便被允许从事的活动。
只是过去的宗室女并不热衷于弓马,太过喜爱弓马的宗室女也会被周边的人规劝,因此宗室女并无太过沉迷于弓马的女子。
在可好,宗室女们嘴上不敢说什么、面上也不敢表露,私底下却越来越多地舞刀弄剑。甚至有宗室女说自己想做将军,自己若是去做将军,必是不会比那些男子差的。
拓跋焘不是刘宋文人,不会说什么“反了天了!”。可朝堂上下受刘宋影响或是有汉族血统的一些文官真是天天为女子们的“男人化”急白了头发,急秃了脑袋。
这些官员经常大声唾骂受了花木兰影响的女子们是对北魏不忠,可女子们照样我行我素,时不时还能听见有女子嘲笑这些官员说:“你一个刘宋降将为何不说自己对刘宋不忠,只因女子效仿那花木兰便骂女子是北魏叛徒?”
拓跋焘哪有心情去搀和这些破事?他一面招降书给赫连珠,同意给夏国宗亲更好的待遇,又劝血脉亲人在自己手上的赫连珠好自为之。一面又要防着动作频频的刘宋、益壮大的拓跋浑以及休养生息的柔然,在不削减边兵力的同时于平城集结重兵。
待到最近拓跋焘才发花木兰是女人这件事的影响力远比自己想象得要巨大——人们不光花木兰这个女人当奇葩来叹,更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花木兰的影响。
崇拜花木兰的人远比辱骂花木兰的人多,觉得“花木兰一个女人能做到的事我一个男人如何会做不到”的人更多。
事到如今,花雄来说花木兰是个女人又能改变得了什么?花木兰在人心中的地位高低早无她的性别是男是女。
者……
这花雄说花木兰当年是替父从军?那花木兰她父亲为什么不从军?让女儿顶替自己去从军,这不光是逃兵之罪,还是欺君之罪。
这花雄也就比花木兰小一岁。既然花木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