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带兵前来,是想勤王救驾的啊!儿臣听闻谢上善谋反,心想父皇危矣,这才点了府上和赵家的侍卫前来救驾!请父皇明鉴!”
天治帝阴恻恻道:“你带了多少人来?”
祁野手下的将领说道:“大约百人。”
这个数字倒不夸张,两府加起来人也并不多,谢廉伏在地上长舒了一口气,好在赵首辅提点他别带太多的人,故而大头全在赵蠡那里,不过赵蠡得了信,应该也已经安顿好人,没再来了。
天治帝哂笑声道:“仅仅百人,三军营将士无数,你是来勤王还是来送死的?”
“即便只有儿臣一人,也不能看着父皇受歹人逼迫,作壁上观啊!”
“好!”天治帝也不知信没信,只说:“廉儿勤王救驾,朕甚是欣慰。就不追究你点兵围宫之过了,带着你的人回府去吧。朕还未解你的禁足,以后可不能再如此了。”
“儿臣明白……”
谢廉咬了咬牙,灰溜溜带着人离开了皇宫。
一夜清扫直到天亮,谢熹和祁野在御书房拜见了天治帝,天治帝睡了一觉,揉着颞颥说道:
“谢上善一事,多亏有你二人,才未铸成大错。朕已经想好了,王家谋反,三军营大都督之位空缺……祁野,朕今日授你三军营大都督之位,并加封你为护国公!最迟晌午,圣旨即到。”
祁野跪下谢恩,满脸镇定:“微臣谢陛下隆恩!”
“免礼。”
谢熹欢喜不已,上前搀了祁野一把,“恭喜护国公了!”
天治帝看着谢熹,笑着说道:“熹儿长大了。朕以前觉得你聪慧有余,胆气不足。但今日你在反贼面前所说的那番话,足矣证明你的胆气,朕非常欣慰。”
他看向身旁的太监,曹渡之后新任秉笔大太监汪公公展开圣旨,清了清嗓子:
“汝南王听旨。”
“儿臣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室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嫡子谢熹、日表英奇。天资粹美。
兹恪遵皇太后慈命。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
谢熹呆怔许久,五体投地行大礼,高声道:“儿臣接旨!”
天治帝:“吾儿之后,既为太子,更要勤勉克己,不仅要对得起朕与太后,更要对得起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
“儿臣谨听父皇教诲!”
祁野和谢熹二人一同离开御书房,走到宫门口,祁野对谢熹拱手作揖,“微臣恭贺太子殿下。”
“护国公客气了!孤能有今日,还多亏了护国公和夫人的提醒啊!”
谢熹满眼感激,若不是纪舒和祁野给他送信,让他找天治帝筹谋此次引诱谢上善谋反的计划,他也不可能因此被天治帝立为太子,他苦等想了这么多年的太子之位,如今终于是到手了!
谢熹拍了拍祁野的肩膀,“待夫人诞下麟子办酒那日,国公一定要请孤前去。孤必定给夫人和孩子,备一份厚礼!”
“多谢殿下。”
祁野回到侯府的时候已经是晌午了,送旨的太监刚刚离开,祁妙凑在纪舒身边看着圣旨,感慨道:“以后不能叫侯爷,要叫国公爷了,而且还是三军营大都督,大哥这官升的也太快了,这就……一品了?”
“岁岁!”
祁野的声音从庭中传来,纪舒眼睛一亮,搭着祁妙的胳膊下了榻,上前迎祁野进门。
“昨晚可还好,有没有受伤?”纪舒在他身上摸来摸去,连颈后都没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