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起床,在家吃过早餐,话别父母,背起行囊前往机场返京。
几个小时后,飞机在首都机场降落。
林想摇手拦下一辆“富康”回工作室。
99年,在京城地界上,出租车主要以“富康”、“夏利”为主。
林想夏季打车不坐“夏利”的原因,是由于夏利的排量小,无法使用空调。一趟车坐下来,乘客与司机都只能大眼瞪小眼,然后汗流满面!
虽然它每公里只要一块二毛钱,比“富康”还便宜四毛,但林想是拒绝的!
其实,在之前,京城满大街上跑的、载客的,是一辆辆黄颜色的面包车,俗称“面的”。
流行了几年,在“严重超载、尾气超标”等因素之后,98年12月的最后一天,全面取消了“面的”作为出租车的车型。
然后,“富康”、“夏利”、“桑塔纳”、“奥拓”等车型逐渐成为热门出租车。
不过,在南方,出租车多为“桑塔纳”,“北上广深”,只有京城不是。
……
在工作室睡了个午觉,补足精神,林想出门办事。
这一趟,是要了结他近年来的一个心愿。
出版小说。
早在去年,大学开始时,林想就一直断断续续地坚持“写小说”。
差不多一年时间里,脑海中记忆深刻的小说写了几本。
不过都是系列小说,只是写了开篇而已。
当初他几次投稿碰壁,想明白原因,就不再做无谓的挣扎。
半年多过去,以他目前在乐坛的知名度,找家出版社合作,问题不大。
他倒是想找民营出版机构合作,但这年头难找啊。
很多后世知名的民营企业,还没开始创立。就算有,就当下的社会环境来看,也没合作的必要。
在华夏,只要是以“出版社”三字结尾的出版社,那都是“国字号”的。
民营出版机构,要么和出版社合作,要么花钱买书号,也就是俗称的“二道贩子”。
“师傅,麻烦前面靠边停车。”
林想掏出钱包,把车费递给司机。
朝阳区。
比较有名的是朝阳群众。
后世号称:娱乐圈人士的克星。
农展馆南里10号。
华夏作家出版集团大楼。
摘下渔夫帽,露出亲和的笑脸,林想很容易通过前台,来到11楼。
“你好,请问编辑在吗?”
林想敲敲门。
“请进!”
屋内很多人在工作,林想不认识谁是编辑,只好再次拿下帽子。
片刻,一位年轻女性面露惊讶的说道:“你是那谁谁谁吗?”
“你好,我是林想。”
“啊对对对,林想,我真的超级喜欢你的专辑,我每一首歌都会唱!”
遇到女粉了。
“能给我签个名吗?”
女青年飞快抓起一本书递给林想。
林想:我他么都还没答应你呢!
“能给我同事也签一个吗!她也很喜欢你!”
女青年再一次飞快拿过一个笔记本。
林想:人型签字机…
哎,人火就是这样啦,走到哪里都有人认识。
签完几个名,女青年似乎才想起林想来的这里的目的。
“请问有什么事我可以帮到你吗?”
那温柔的声音,能融化“铁达尼号”撞上的冰!
“麻烦叫一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