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想点头应允。
他知道唱片发行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包括歌手的封面设计、服装造型、电台广播等宣传、唱片的灌溉、录音带(磁带)的制作等等都需要时间。
后来的日子,每逢周末,林想便来红星唱片,配合詹华的工作。
陈建添大手一挥,豪掷巨款,四处奔波联系圈中人脉。
林想也趁机去京城几家电台、广播台、报社进行宣传。
效果如何,敬请期待!
十二月十二日,“双十二”。
当然,现在没有这个购物节的概念。
本着“好事成双”的原则,林想处女作《海浪》正式在这一天面向全国发行。
以京城为圆点,向周边省市逐步铺货。
从这能看出,红星生产社的发行能力还是不错的,起码港澳台,陈建添都能安排唱片发行过去。
北电,表演系女生宿舍楼。
袁丹晨拿出一盒新买来的磁带,拆掉塑料包装膜,放进录音机里。
按下播放键,片刻喇叭里传出海浪的声音,然后摇铃响起。
尽管已经在电台或是广播里听过许多遍,她还是忍不住,在专辑发行的第一天就跑去音像店买来磁带。
磁带盒里还附带一张林想的签名写真照。
凌乱的短发,剑眉星目中透露出些许忧郁的神色。
上半身穿着一件图文形状的毛衣,内搭一件蓝色衬衣,衣扣紧扣领角。
下身搭配一条黑色休闲裤,脚踩一双高帮帆布鞋。
不同于放下大多数歌手“洗剪吹”的风格,林想整个造型显得简约又帅气!
“哇,本人这么帅啊?”
同寝室的舍友孔维趴在袁丹晨肩头嗤笑道。
另一个室友吴桢也跟着起哄:“最近见你天天在听这首歌,是不是喜欢上林想了?”
袁丹晨先是一愣,继而答非所问道:“对啊,我最近很喜欢这首海浪,越听越有味道。”
作为大三(本科班)的学姐,像她们这样待在宿舍里的日子很难得。
包括她们三人,都是早已拍过几部影视剧的演员了。
同班的女生,张恒、何琳、许还幻等基本很少回宿舍,除了有“大课”实在推脱不了,才会在班里遇见。平时都是各忙各的,常年穿梭于各大影视剧组。
像“大燕子”这种当红“小花”,人家根本不住宿舍的,有经纪公司安排。
也只有袁丹晨几人,算是“半透明”,还是在学校正常上课。
看着海报上的人物,想起不久前问路图书馆的男生,袁丹晨俏脸微红:“他就是林想啊,没想到唱歌这么好听……”
某音像店。
“老板,有没有林想的唱片,来一张!”
“老板,有《海浪》的磁带吗?我要一盒!”
“有没有带林想写真的唱片,我要五张!”
……
店老板此时内心直呼:“大意了”!
当初进货知道有这么一个新人发碟,顺便进了一批搭配其他碟片卖,谁曾想这歌这么火,一早上唱片、磁带就卖断货了!
因为货不够,光今天一上午,他就损失几十上百块的收入。
想及此,赶紧拿起座机拨通号码催促:“喂,我xxx音像店啊,林想《海浪》的货还有没有?给我加唱片、磁带各一百张,麻烦加紧送过来!”
类似的情况正在京城或是其他省市的音像店上演!
一个星期后,《海浪》的声音,逐渐蔓延到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