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没有起身,还是继续在电脑前沉思。
看到王晨的异常举动,在场的评委都感到很意外。
来到选手休息区互动的于证,也是一脸郁闷。
他原本想借着休息时间来找王晨聊一聊,旁敲侧击。
打击对方的自信,获取对方的底细。
然后再假装关心,给予对方错误的指导。
没想到对方压根就不休息,连小黑屋都不出!
而其他几个评委看到王晨的举动,却都十分赞赏。
【这才像一个真正的编剧。】
【编剧行业靠的不是人情世故,靠的是真本事。】
【其实编剧行业,跟一些高精尖的科技领域一样。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
【做好自己的事,比搞那些俗套的所谓社交要实际的多!】
【虽然看上去不太合群,但这个选手是十分有想法的。】
【这就叫,成大事者,不谋于众!】
台下有些观众也注意到了还在小黑屋里奋笔疾书的王晨。
关于王晨的举动,大家褒贬不一。
【这小子,感觉性格有点独呀。】
【这么好的机会多认识点人,总没坏处吧。】
【或许有才华的人,都不喜欢跟庸才交往吧。】
【也没见他有多大才华呀,感觉这家伙有点倨傲。】
【或许人家现在正有思路呢,我觉得王晨这样子,才像一个专业编剧!】
【人家来这里是为了创作,为了提升自我的,跟那些俗人不一样吧。】
【于证老师怎么老是看王晨,他似乎有话要说。】
【谁知道他想什么,刚才一个劲的贬低人家,估计想要找机会说几句好话吧,圆个场吧?】
【嘿嘿,可惜人家没给他这个机会!】
【其实,搞这些所谓的社交,挺没意思的】
【都是一些场面话,不会有什么真心的朋友。】
【大家都是竞争对手,说那么多废话干嘛?】
此时的王晨,压根不知道外边的这些纷纷扰扰。
利用自己仅存的卡片时效,开始深入的研究剩下的人物。
刚才主要的角色都已经差不多初步定位了。
只能说是初步定位。
因为越是制作精良的电视剧,角色的定位越是复杂越是饱满。
他现阶段只能说是粗粗的,勾了一个简笔画。
像朱朝阳,张东生,普普和严良,现在只是大致勾勒出了性格和形象。
实际上他们每个人物的内在都很复杂。
在比赛开始之前,王晨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原版是三线并进的叙事手法。
他决定再上一层楼。
把一些有潜力的配角,也开辟一条故事线路。
当时他还没有完全获得专业创作能力,这个构想有点狂放外行。
获得专业的创造能力之后。
他才明白,普通的编剧而言。
双线叙事,就已经是相当有难度了。
因为你每一条故事线都不能枯燥,每一条故事线都有自己的特色。
并且两条故事线即便是暂时没有交集,到最后肯定会有相互作用的一天。
这考验的是编剧的功底!
原作执行的三线并进,难度已经达到了s级!
自己再来来几条线。
整个镜头语言和叙事都已经乱掉了。
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电视剧隐藏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