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
雷动风举,不动则已,一动便是雷霆万钧之势,根本不给人反应的时间。
纵使知晓许安的战法,但是就是无法防备。
编观黄巾军战史,无论是进攻上党、并州还是幽州两郡和凉州,还是何地。
似乎黄巾军很早就已经开始编制一面大网,在他们的敌人并没有警惕之时便已经开始编织。
等到敌人终于醒悟,明白了威胁将至之时,那大网早已经编织完全,而其也已经成为了黄巾军的囊中之物,被黄巾军凌厉的攻势所粉碎。
魏庭的军队给人一贯印象是武备精良,甲坚刃利。
汉庭的军队给人一贯印象是军阵严谨,军将骁勇。
而太平道的军队给人的留下印象却只有迅捷,犹如暴雨天中那一闪而过的闪电一般迅捷。
在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黄巾军却已经是将其击溃,尽数瓦解,结束了战争。
黄巾军行军的速度实在是匪夷所思,骑军的行军速度,最快一日甚至可以到达两百多里。
而黄巾军的精锐步卒一天可以行进一百多里,当然这并非是携带重甲军备之后的行军速度,携带重甲之类的东西,行军速度必然会减慢一些。
但是就算如此也是极为恐怖的一件事,汉军和魏军步卒根本没有部曲能够做到在一天之内行进一百多里,起码目前为止汉军和魏军都没有做到过。
其他的军队想要模仿黄巾军的战法几乎难以做到。
黄巾军的精锐步卒可以在长时间的保持高速行进的速度,他们长期训练,耐力良好,大多都是贫苦的农户出身,耐力因为长久的农活而变得极为良好,在长久的征战生涯之中,他们早已经习惯了连番的转战,有独轮车和四轮马车组成的后勤部队保障了他们的后勤配给。
当然这其中他们的意志力也远超常人,能够成为直辖军的黄巾军军卒无一不是太平道的道众。
西部鲜卑、南匈奴、乌桓等部的归顺,让黄巾军并不缺乏肉食,现在黄巾军精锐步卒的伙食之中经常会出现肉食,大量的肉食也使得他们的体格更为的强健。
黄巾军的骑军多是一人两马,甚至一人三马,虽然对于后勤的压力的很大,但是也给了黄巾军的骑军能够快速的移动的能力。
黄巾军占据了益州之后,使得汉庭感到了紧迫。
所以孙坚上书请战,想要在太平道消化益州之时,大举北伐。
孙坚的请求传至陈都,汉庭一众官员很快便议定了下来方略,毕竟太平道的威胁实实在在,不久前黄巾军兵出汉中、武关进攻南阳郡已经是引得朝野振动,毕竟南阳郡距离陈都的距离并不遥远。
汉庭定下了方略,兵分两路以伐魏,先行攻取青州。
第一路,由荡寇将军朱治统领,领孙策、凌操、周泰、蒋钦等将,经由徐州琅琊国进攻青州的北海国,攻取青州东部。
第二路,由前将军袁术统领,领曹操、刘备等将,经由兖州的济北国进攻青州的平原郡与济南国,攻取青州西部。
两路齐进,左右合围,以求将青州兵彻底困死在乐安国和齐国两地。
一旦攻取了青州,汉军将会多出大量的渡河点,届时黄河将不再成为阻碍汉军北上的屏障,冀州之地将会彻底暴露在汉军的兵锋之下。
汉庭并没有急于进攻洛阳地区,如今太平道已经可以威胁荆州,现在函谷关还在太平道的手中,让袁绍继续将军兵耗在洛阳地区也是一件好事。
方略既定,汉军便开始秣马厉兵,调兵遣将,筹备进攻青州事宜。
孙坚没有离开濮阳城,而是下令麾下的部曲进驻白马等渡口,又名人于广成关屯兵,给了魏军一个将要进攻洛阳的信号,以求能尽可能的迷惑魏军将兵力集中在洛阳地区和东郡减轻青州的压力。
只是汉庭的算计虽好,魑魅受制于早已恢复一些元气的绣衣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