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科幻灵异>黄天之世> 第六百七十一章:三府九部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七十一章:三府九部制。(3 / 4)

,也让一直以来颇为不满的许攸终于是稍微释怀了一些。

正四品,已经是在太平道之中罕见的高官了。

要知道,现在黄巾军中,一众将校的军职最高者也不过才是从四品,这还是龚都、吕布、马腾等高级将校,其余的将校纵使战功赫赫也不过才是封号(杂号)将军。

现在太平道中,许安进位晋侯,车骑将军,官职也才是正二品。

地方行政的改革之后,便是太平道中央官制的改革。

原先许安设立中军府、兵部、宣教司、内务司、外务司等府司,分管诸事。

太平道当时只是占据了并州一地,许安也只是将其简单的分了一下职权,定了一下等级,当时并没有出现太多的问题。

但是随着太平道发展,从并州一地,不到百万的人口,演变成了如今数百万的人口,跨州连郡,已经是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现在太平道的官制经过了改革,演变成了一卫、三府、九部。

一卫指的自然是鹰狼卫,鹰狼卫作为情报收集机构,直辖于许安,其地位最高,刘辟作为鹰狼卫指挥使秩正三品。

要知道,州牧一职,现在在太平道之中才不过是正三品的官职,也就说刘辟这个鹰狼卫指挥使的地位已经是等同一州的州牧了。

两府则是指的,中军府、中书府、宣教府三府。

当初在晋阳召开会议之时,确定了中军府是黄巾军之中最高指挥机构,所有的军令、政令皆出自于中军府,以及中军府下辖各司。

这样的情况便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便是中军府的管辖权利过大,政务、军事皆是出自中军府一府之中,其二便是主管多方之事,多有不便。

所以许安增设了中书府,分担中军府的权利。

中书府掌管机要、发布政令、官员考核。

中军府则是负责军事相关的事务,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一切军令皆是出自于中军府,及下辖各司。

宣教府也就是宣教司,许安改司为府,将宣教司改成了宣教府。

其实对许安的这个举措,无论是贾诩还是许攸都感觉有些古怪,在他们看来,一个宣讲经义的署衙不应该有如此之高的地位,不应该和中军府和中书府两个如此重要部门同列为府一级的部门。

但是最终许安力排众议,还是确定了宣教府的地位,将其设为了第三个府一级的部门。

许安从后世来,他很清楚宣传的重要性,如今太平道已经在他的修改之下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新的太平道的思想已经开始太平道的领地之中生根发芽,茁壮的成长。

各地的报社已经陆续建立,那些报社虽然刚刚草创,都颇为的简陋,运营的方式也还在琢磨之中,耗费了不少的钱粮,但是许安知道这是值得的。

后世的宣传战,恐怖到可以仅凭宣传便瓦解一个强大国家,颠覆一个国家。

虽然现在是汉时,没有电视,没有广播,没有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但是宣传的力量依旧是无比的强大。

九司则是法部、吏部、工部、户部、农政部、外务部、内务部、枢密院、参谋部,为部一级行政部门。

原先兵部名称被废除,旧兵部改为枢密院,其主官为枢密使。

法部、吏部、工部、户部、农政部、外务部、内务部七部,为中书府下属机构。

枢密院、参谋院两院为中军府的下属机构。

吏部、工部、户部、参谋院四个司一级的行政部门是新设的部门。

吏部下设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掌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务,各地的工坊也归工司管理。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