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懋勤毕竟是常年在官府中做事的,见过一定的世面,有一定的眼光。
进门来,袁懋勤看到玄冥老人和玄音老人,便觉这二位老人家虽身着布袍,却是一派仙风道骨,身份必定不凡。
再看向坐在一旁的小公子和小小姐,顿时惊为天人。
这两个孩子简直就是下凡的仙童!虽然年纪小小,但颇具气度风骨,背景出身也必定不凡。
袁懋勤朝着玄冥老人和玄音老人拱手说道:“两位老人家想了解什么尽管问,在下必定知无不言。”
玄冥老人点点头,“可否请这位袁老板将清延城官府中人的情况以及清延城所驻府兵的情况与老朽几人介绍一番?”
“好。”袁懋勤点头应道。
袁懋勤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抬头看向玄冥老人和玄音老人。
“要说起现在清延城的这些地方官……还要从之前那位知府大人在任时说起。
前些年,清延城在上一任知府大人手中,也算是政务清明,地方安定,百姓们安居乐业。
前任知府大人虽没有太多令人惊叹的建树,但至少能保一方平安,也算是很好了。
而清延府当地的府兵有五六百人,那府兵头领名叫郑平,也算是一个廉洁正直的人。
适逢这太平盛世,清延府又离京城不远,多年来,这周围也没有出现过什么山贼土匪。
因此,郑平除了每日操练府兵之外,也会帮着稳定地方治安。
前些年,这清延府管辖的地面上,尤其是清延城中,可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百姓们的日子过得安安稳稳,也少有什么欺行霸市、抢男霸女这些恶事出现。
只是,前一任知府大人……唉!身体实在是不好,尤其是在任的最后几个月,总是时不时地就卧病在床。
没办法,后来知府大人便上书请求辞官了。
当时,那知府大人离任之时,清延城的百姓还送了一把万民伞。
百姓们就盼着这后来的官员也能和前一任知府一样。
谁知来的却是杨奎这样的一个赃官。
那杨奎初到清延城,刚一开始,大概有个小半年的时间,应该说他遮掩得极好,隐藏得极好,还真是让百姓们觉得他也是个勤政、爱民、廉洁的好官。
来的日子久了,在清延城地方上也都熟悉了,杨奎的狐狸尾巴也就露出来了。
勤政、爱民、廉洁都不见了,贪财受贿、荒淫好色、冤案假案……这些倒成了府衙中的日常。
在下只是一个小小的师爷,每日看着过手的那些虚虚假假的公文,看着那些肮脏污秽的丑事,看着那些不公不平,也只有暗自叹息。
自己一个小小的师爷无权无势、人微言轻,根本左右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什么。
不想同流合污,就只能独善其身。
那会儿,在下正好得了场风寒,风寒还很严重。
于是,在下索性就借此机会躺倒不起,只说是风寒加重,命在旦夕。
拖了一段时日之后,总算是辞了那师爷的职位。
后来来的那个师爷是杨奎的一个远亲。
直到那个师爷来了,在下才逐渐地对外宣称病势渐轻,病势慢慢地又痊愈了。
那杨奎有了自己的亲戚做师爷,跟他是一条心,做起一些阴私事来也更得心应手,自然不会再找我这个前师爷,我也就从此脱身了。
现如今,官府中那些官员……唉!怎么说呢,有些是碍于他的淫威,不敢顶撞、不敢反驳;
还有的,哼!跟着得了些好处,慢慢地也就走上了同一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