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警局的灯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耀眼。
周博坐在办公桌前,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
他心中清楚,尽管财务侵占案已告一段落,但他们的工作远未结束。
为了给杨柳的死找到真正的答案,他们还需要继续努力,深挖每一个可能的线索,直到真相水落石出。
案件的每个细节,如同电影画面一样,在他脑海中一一闪过,串联起一个个可能的情节,构建起一个错综复杂的谜团。
根据现有证据,杨柳在深夜12点回到8幢。
法医的推测她的死亡时间锁定在凌晨2点到2点半之间。
送奶工在2点出门后听到的巨响,与4楼住户的证词相吻合,这似乎指向了杨柳在2点5分左右不幸坠楼的悲剧。
但周博的心中却充满了疑问:那短短两小时内,杨柳究竟遭遇了什么?
她购置的柜子,本是为了迎接新生活的象征,却成为了悲剧的见证。
送奶工的证言显示,他在凌晨12点时听到了楼上的脚步声和滚轮声,而4楼的房东证实,那时并未听到杨柳房间有任何异常。
这些证词让周博的思绪更加混乱。
周博推测,当时杨柳可能是直接推着行李箱上天台,在那里饮酒,然后在大约2点不幸坠楼。
但为何她要提着这么重的行李箱上天台,而不是放在房间呢?
是因为担心这三百万放在房间里不安全?
这个问题像一根刺,深深地扎进了周博的心中。
而凌晨1点左右的轻微脚步声,以及10分钟左右后急促下楼的声音,又说明了什么?
周博想起来一个重要的疑问,既然“俞”不是凶手,那么行李箱应该就在凶手那里?
这个疑问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周博心中的黑暗。
行李箱既不在天台,也不在3楼,案发到现在的监控中也未见有人带出小区,或许行李箱还在楼内某处,静静地等待着被发现。
带着这些疑问,周博和黄岩再次前往璋庭小区,准备继续调查这栋楼的住户。
周博和黄岩沿着璋庭小区的林荫小道缓步前行,他们的目光在两旁的建筑间游移,试图捕捉到任何可能与案件相关的细节。
小卖部作为小区人流量较大的社交中心,是他们获取线索的重要场所,也是他们来璋庭小区的第一目标。
然而,当他们抵达小卖部前,却发现这里异常的寂静。
小卖部的门紧闭,窗户上挂着的招牌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却不见老板的身影。
这不由得让他们心生疑惑。
周博走上前,轻轻敲了敲门,但除了自己的敲门声在空旷的走廊中回响外,没有任何回应。
他转过身,目光在周围搜寻,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
就在这时,一位路过的居民注意到了他们的困惑。
这位居民停下脚步,带着一丝同情告诉他们,小卖部的老板因为母亲病重住院,不得不经常去医院照顾,所以小卖部的营业时间变得不再规律。
听到这一消息,周博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璋庭小区的八栋建筑,“这些楼房的每扇窗户后都可能藏有解开谜团的线索”。一阵出神,周博的思绪在其中飘荡。
黄岩注意到了周博的沉思,轻声问道:“在想什么呀,师傅?”
周博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坚定地说:“走吧,黄岩。我们再去看看其他住户。”
黄岩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周博和黄岩踏上了前往2楼的楼梯,他们的脚步在空旷的楼道中回响,显得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