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头上戴着孝布的人相当之多……
赵云山坐在门口,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一本礼簿,红色的封面,用白纸糊上了。
一群人有条不紊的开始随礼。
赵云山不会使毛笔,拿起钢笔,却是一笔一划的写着正楷。
“徐在民,一千六百元!”
……
“熊四海,一千四百元!”
……
“王汉川,三百元!”
随礼可不是随便给的,也没人互相攀比,有多有少。所有人随礼的金额,都是按照自己家受过的人情。
比如徐在民,儿子结婚,孙子出生。两次请客,李福涛两次随礼加起来去了他家八百。他回礼一千六,最多也就是只能多一倍。
如果太多了,那这随礼也就变味了。太少了,大伙儿也做不出这种事!虽说越往前些年,钱越值钱。但这也不意味着大家随完礼,这份情意就断了。规矩就只是规矩而已,倘若李如意回来结婚生子,也还是会正常来往。
孙正言一家,哪怕每年过年都给李福涛送红包,可这会儿礼簿上也只是写的三百元……
所谓君子之泽,三世而衰,五世而斩。到了李家,这第三世才是起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