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书赵大人出列道:“陛下,何大人说得对,现如今,大梁是得胜方,北燕却狮子大开口,我们对此可以全盘否定,并且另行提出我方条件。”
梁帝点了点头,刚要开口说话,户部尚书沈放出列道:
“陛下,微臣以为,何大人与赵大人所说不无道理,不过,既然是要讲和,而且何大人与赵大人方才也说,大梁乃是天朝上国,应当有大国之风,那么,臣是否可以这样以为——”
“如果可与北燕罢兵言和,那么北燕人所提出来的某些条件,大梁也可以适当予以考虑?”
沈放的话,再次令武英殿陷入一阵死寂。
三皇子一方想要对其进行反驳,然而沈放的话,却已经堵住这些人的嘴。
大梁乃是天朝上国,应当有大国之风——这是礼部何大人、也是三皇子刚刚所说原话,虽然没有监控,也没有录音为证,可是这么多人在这里听着,而且听得清清楚楚,容不得耍赖。
梁帝朝台阶下面看了一眼,捋了一下胡须。
“各位爱卿说得不错,如今大梁是得胜方,所以和谈的条件,自然不能全由北燕说了算。不过,如果真能换来长久和平……”
梁帝说不下去了。
大梁之前败,大梁割地赔款。
大梁现在胜,大梁还要接受北燕人的条件,还要和亲赔款?
有这个道理吗?
还真有——当年的澶渊之盟。
此举虽然有些窝囊,却也换来一百多年的和平岁月。
梁帝刚刚想到这里,沈放朝吏部尚书使了个眼色。
后者立刻会意,朝梁帝拱手道:“陛下,臣有话说。”
梁帝抬起头,看了一眼赵宗献,点了点头。“赵大人请讲。”
“谢陛下!”赵宗献装模作样,朝梁帝行了个礼。
“陛下,微臣以为,真宗年间,北燕也曾大举入侵大梁,先帝御驾亲征,击退北燕。之后,为了大梁社稷与百姓福祉所想,先帝与北燕签订澶渊之盟,答应每年支付燕国钱十万贯,绢二十万匹。从那之后,两国之间维持上百年和平。”
“现如今,北燕人再次败给大梁,又再次开口提出条件,很有可能是想效仿当年。”
“陛下,此次北境之战,大梁之所以取得大捷,固然有先帝庇佑,也因为陛下圣明,与此同时,七皇子随同大军出征,虽然只是中军毒战,却也激励将士奋勇杀敌。”
“故此臣提议,这议和的主办之责,不如让越王负责。微臣相信,越王定能办好此事,扬我大梁国威!”
赵宗献话音刚落,立刻有大臣出列附和道:
“陛下,赵大人说得对。七皇子之前智斗多尔吉,保住河北三城,之后随同大军出征,又使我大梁最终取得大捷,现在由他主持议和,定能为大梁取得最大利益!”
“陛下,臣附议赵大人之言!”
“陛下,臣也附议!”
“臣也附议!”
呼啦啦,一大群支持太子的朝臣纷纷附议。
太子一边,所有人互相对视,微微一笑,一副吃瓜看戏神态。
大家都能明白,这是个两难选择。
谈不拢,导致何谈失败,是罪。
谈拢了,导致丧权辱国,还是罪。
可是对于梁帝来说,听到朝臣们的举荐,不禁眼睛一亮。
对啊,朕怎么把这个宝贝儿子给忘了!
“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