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宗时代。
李世民给岳飞的战绩鼓掌,他毫不吝啬赞美之词赞扬这位将领。
“不得不感叹,后世人物,也有独领风骚的呢!”
这场战争,毫无疑问的是岳飞赢了。
包括房玄龄等人一致同意。
怎么可能输,你告诉我怎么可能输?
金军将领金兀术已经被打得抱头鼠窜,丧失信心了,岳飞大军又正是士气大盛的时候,怎样才可能输啊!
“大宋将再次一统天下,美妙啊,敌人已经不成问题,接下来依靠岳飞的实力,收复幽云十六州,是信手拈来。”
就在唐朝群臣举杯欢庆之时,天幕发生滚动。
热烈激扬的颜色忽然转变成为衰败悲哀之色。
岳飞目光如炬的眼神也被人蒙上一层阴影。
好像有什么沉重的东西裹住了岳飞前进的脚步,让他停滞不动。
“怎么回事?”李世民指着天幕说,“发生变故了吗?”
李世民想到英雄短命,就像霍去病一般,会不会是岳飞北伐途中忽然去世,使大好局面白白葬送?
如此这样,实在是太可惜了
「获得郾城大捷还有颍昌大捷的岳飞,一鼓作气朝开封前进。」
「岳飞实施“连结河朔”的策略,已经有很多年了,他联络河北各地抗金武装,纷纷起兵响应岳家军,此时的黄河南北两岸已经不再受金军控制,只等待岳飞过河,直捣黄龙府!」
「岳家军挺进开封,金兀术决定作最后的抵抗,他派兵镇守朱仙镇,希望能够阻挡岳飞兵锋,要是阻挡不住,也可以一溜烟跑回河北。」
「岳飞派先锋来到朱仙镇,大败金军,金军彻底崩溃,全线撤离。」
「金兀术看见朱仙镇战败后,头也不回地离开开封,准备船只渡河回家。」
「再不跑,自己的小命就要丢在这。」
「此时,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一个“宋奸”太学生求见金兀术,告诉金兀术不要过河离开,岳飞自己会退兵的!」
「金兀术吃惊,此话怎讲?」
「太学生继续说,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
「金兀术一点就通,决定留在开封。」
「后面发生的事,果然如那个“宋奸”所料,最了解宋朝的还是宋朝自己人啊。」
「岳飞快要到达开封时,赵构的催命符到了。」
「十二道金字牌催促岳飞班师回朝!」
「按照时间差,发金令催促岳飞班师的时候,赵构并不知道岳飞已经进抵开封城下,并且击败了金兀术大军。」
「赵构命令岳飞班师的时候,只知道岳家军收复了洛阳,仅仅只是收复了一个洛阳,赵构竟然马上下令班师回朝!」
「很明显,赵构还有他的宰相秦桧压根不希望北伐。」
「此时的岳飞完全可以继续北伐,赵构不知道岳飞已经赢得两次大捷,如果一鼓作气打过黄河去,结果会不会不同?」
「可惜,没有如果。」
「面对十二道金字牌的重量,岳飞潸然泪下。」
「他痛苦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 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字字泣血。」
「当岳飞撤军南下时,百姓拦住岳飞的马头,跪在地上求岳飞别走。」
「然而圣旨不可违,更何况十二道金令!」
「岳飞把圣旨拿出来给百姓们看,哭泣声响彻原野。」
「赵构的一道诏书,成为了